1 / 21
文档名称:

实验光电效应(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7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光电效应(ppt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8/11/22 文件大小:8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光电效应(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电效应
授课教师:王雷妮
引言
光电效应——
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爱因斯坦由光子假设得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物理意义;
2、测量普朗克常数 h,测定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
光电效应原理(一)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当光子照到金属表面时,一个光子的能量一次为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全部吸收,而不需积累能量的时间。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而作功WS,余下的就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
临界频率:
hv:光子能量
Ws:克服金属表面吸引做功
EP= mv2:电子溢出所具有的动能
光电效应原理(二) ——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几乎立即就有光电子逸出。
2、仅当n>n0 (截止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截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与入射光强无关。
实验仪器及原理(一)
实验中将光电管电极A和阴极K间加上反向电压 UAK=US(A接负极),它对光电子运动起着减速的作用,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到达阳极的光电子的数目相应减少,光电流减小。当UAK = - U0 时,光电流降为零。此时光电子的初动能全部用于克服反向电场的作用,即eUS=Ep=hv-WS
实验仪器及原理(二) ——实验规律
1、这是一个线性方程,可以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2、截止电压US 与入射光频率具有线性关系。
3、在同一频率下,饱和光电流强度 Im 正比于入射光强 P。
暗电流,它是由阴极在常温下的热电子发射形成的热电流和封闭在暗盒里的光电管在外加电压下因管子阴极和阳极间绝缘电阻漏电而产生的漏电流两部分组成。
阳极反向电流,由于制作光电管时阳极上往往濉有阴极材料,所以当光照射到阳极上和杂散光漫射到阳极上时,阳极上往往有光电子发射。
实验仪器
1—电流量程调节旋钮及其量程指示; 2—光电管输出微电流指示表;
3—光电管工作电压指示表; 4—微电流指示表调零旋钮;
5—光电管工作电压调节(粗调); 6—光电管工作电压调节(细调);
7—光电管工作电压转换按钮:按钮释放测量截止电位,按钮按下测量伏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