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文档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ppt第7章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ppt

格式:ppt   大小:1,521KB   页数:10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ppt第7章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ppt

上传人:165456465 2018/11/23 文件大小: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ppt第7章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调试试运行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熟悉、审查图纸,了解业主和设计意图,结合国家规范、行业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如果需要)。施工准备阶段还应该对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土建、水、电、暖等相关专业施工图纸的配合,如土建图纸的预留预埋,与水、电、暖专业的结合点、安装位置、安装顺序等。第7章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完成所有施工图设计。必须具有系统图、平面施工图、设备安装图、接线图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安装施工。同时要根据土建工程的进度,做好管线的预留预埋,做好接地、屏蔽等预埋工作。根据水、电、暖等相关专业安装工程的进度,做好相关设备的安装,相关管线、桥架的安装。如传感器、阀门、执行器等的安装。施工阶段需做好施工记录(主要为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记录)、检验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调试试运行阶段根据设计图纸,相关检测、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性能、功能检测。调试过程应有详细调试记录,系统运行记录。调试试运行阶段应给业主提供详细操作、维护手册,提供第7章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全面、完善的技术培训。竣工验收在系统试运行一个月以后进行,竣工验收在资料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竣工验收前工程商需提交以下必需的技术文件。(1)竣工图;(2)设计变更文字记录;(3)施工记录(主要为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4)检验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5)调试记录;(6)一个月试运行记录;(7)操作、维护手册。工程验收由设计院专业工程师、业主、工程商和相关专家组成。依据国家规范、规定和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验收,不合格处限时整改,直到完全合格。由工程商提交竣工报告。,虽然各子系统功能不同,施工及验收方法也不同,但有不少相同、相近和相似之处,如管线敷设就基本一样。。一、现场设备安装现场需要安装的设备有:传感器、执行器、被控设备等。 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液位传感器等。施工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如在管道、设备上开孔,在设备内安装。设备安装完成后要注意保护。执行器包括各种风门、阀门驱动器。执行器安装在管道阀门、风道风门处。通过执行器对风门、阀门开度的调节。被控设备为电动阀、电磁阀、电动风阀、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被控设备或被控设备的控制配电箱、动力箱和现场直接数字控制器连接,实现设备状态的检测和启动/停止的控制。第7章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二、现场直接控制数字器(DDC)安装DDC通常安装在被控设备机房中(如冷冻站、热交换站、水泵房、空调机房等)。最好就近安装在被控设备附近。如水泵、空调机、新风机、通风机附近墙上用膨胀螺栓安装。第7章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三、线路敷设所有现场设备通过线缆与DDC相连,现场传感器输入信号与DDC之间的连接线缆可采用2芯或3芯,㎡的RVVP或RVV屏蔽或非屏蔽铜芯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圆形连接软电缆。DDC与现场执行机构之间的连接线缆可采用2芯或4芯(如需供电),㎡的RVVP或RVV屏蔽或非屏蔽铜芯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圆形连接软电缆。DDC之间、DDC与控制中心间通常用2芯RVVP或3类以上的非屏蔽双绞线连接。进出DDC线缆应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保护。、室外、风管、水管的温度。所以温度传感器包括风管、水管温度传感器,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千万不能用错。按传感器使用的敏感材料又分1kΩ镍薄膜、1kΩ铂薄膜、1kΩ和100Ω铂等效平均值及20kΩNTC非线性热敏电阻等类型。温度传感器输出按温度变化的电阻值变化或再由放大单元转换成与温度变化成比例的0~10VDC或4~20mA的输出信号。所以选择温度传感器需与DDC模拟输入通道的特性相匹配。通常根据被测介质的性质、温度范围、传感器的安装长度、精度和价格选用适合于监控要求的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