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地质学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8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1/23 文件大小:8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学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球的构造
地球内圈: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地球外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节地质作用
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动力来源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A地壳运动(水平和升降运动) b岩浆作用
C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
D地震作用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动创造通道。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外力地质作用:
一般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硬结成岩的程序进行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地形。
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构造——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地表形态的雕刻者
地壳上升时,遭受剥蚀。
地壳下降时,接受沉积。
第二章矿物与岩石
第一节矿物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天然化合物。
常见的几种矿物:石英、方解石、云母、黄铁矿、玛瑙、石膏
解理(cleavage):矿物受敲击后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断口(fracture):与解理相反没有光滑平面。
第二节岩石
岩石(rock):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按成因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
成因类型:
由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熔融的岩浆以侵入(intru- sive)或喷出(effusive)方式直接冷凝而成。
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结构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及组合关系。可反映岩浆冷凝时的物理环境。
按矿物结晶程度分为:
全晶质——是深成侵入岩结构特征
半晶质——是浅成侵入岩结构特征
非晶质——是喷出岩结构特征
花岗闪长岩、玄武岩
沉积岩
成因:地表岩石破坏----搬运-----沉积-----硬结成岩
物质组成:岩石碎屑, 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沉积岩的结构

A碎屑结构
B泥质结构 C结晶结构D 生物结构
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构造(stratification)(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等)
层面构造(bedding plane)(雨痕、泥裂等)
胶结类型:
基底式胶结(a)
孔隙式胶结(b)
接触式胶结(c)
沉积岩的分类
碎屑岩
黏土岩
化学沉积岩
生物化学岩
砂页岩硅质灰岩方解石石英云母
变质岩
成因: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岩浆入侵的高温高压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加入,改变原结构构造而形成。
变质作用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构造: 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
状构造、块状构造。
花岗片麻岩大理岩
三大类岩石特征对比表


第三章土
第一节土的形成
地表岩石破坏------搬运------沉积
土的成因类型
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冰积土, 风积土,海积土
第二节风化作用及其松散堆积物
风化作用(weathering):在地表条件下,自然界的岩石受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影响,在原地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风化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岩石风化的治理方法:

:
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黏土、水泥、沥青材料);
2)灌注胶结和防水的材料;
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
4)预留基坑高程,分段开挖,快速回填。
残积土: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物质所组成的土体,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
残积土的工程性质:
孔隙度↑、强度↓、压缩性↑,均质性差,但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第三节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松散堆积物
坡积土:片流将山坡高处的风化碎屑物顺坡冲洗,堆积在较平缓的山坡脚处而形成。
坡积土的工程性质: 结构疏松,一般具较高的压缩性。坡积形成的黄土湿陷性较大。
洪积土:由暴雨形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出口处堆积而成。
洪积土的工程性质:分选性较好,离山前较近的洪积土颗粒粗,地下水位埋藏深,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压缩性低,是工民建的良好地基。
离山较远的地带,洪积土的颗粒细,透水性不好,土质弱,承载力低,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慎重对待。
河流侵蚀作用方向: 下蚀、源蚀、侧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