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南花窗》
【教学活动理论依据】:
l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学习,“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l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通过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开拓视野,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l         《校外教育学》指出:通过活动实施教育是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对少年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活动实施教育,是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
【教学活动案例背景】:
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江南花窗作为江南园林建筑的装饰小品,就像一个流动空间,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文化的反映。说起花窗,谁都知道,但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对花窗了解甚少,对其艺术性与文化内涵了解更少。其实花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公园里、围墙上、建筑上包括家庭装饰中,比比皆是,小小的花窗无论从它的形式上、结构及内容上都渗透着极强的民间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所以我设计了以《江南花窗》为主题的系列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意义】:
l         美术源于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中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地方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l         帮助孩子关注平时不太关注的内容,从细微之处关注花窗,了解花窗的文化寓意,也帮助孩子养成用美术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l         通过小小花窗的学习,可以带给孩子们对文化与艺术相互关系的理解和传承的作用;
l         通过教学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孩子们对家乡、对社会、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活动对象】:
年龄8—11岁的中、高级班
【教学活动课时】:
二十课时
【教学活动思路】:
《江南花窗》属于“”学习领域,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实施,活动以花窗文化为主线,以艺术表现为辅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设定相应的活动目标,把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融入到各个阶段的创作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连续、递进的教学中用自己的美术语言去阐释对这一文化资源的理解,从而达到对花窗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解读。第一阶段围绕主题,提出问题、亲生体验、收集资料、感受花窗;第二阶段激发想象、拓展思维、用各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心中的魅力花窗,这是本教学活动的重点;第三阶段解读花窗,让孩子们用语言和文字来说说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这也是本教学活动的难点;第四阶段是前几阶段学习的自然延伸,回归生活,小组合作、体验创意,将传统的审美情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平面创作向空间创作发展,抓住花窗的艺术特点,大胆装饰教室四周的窗户,体验自由表现和自主合作的快乐。
【教学活动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