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五月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月份:1818年5月5日,德国特里尔城,卡尔•马克思诞生在了一个普通的犹太律师家庭,而后的200年间,他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对全世界最大的影响力;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卓绝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青年学生和爱国志士为了抗议巴黎和会拒绝中国废除《二十一条》的合理诉求,爆发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启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科学的现代社会启蒙之路。
近代以来,被剥削的阶级、被压迫的民族,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反抗阶级压迫、追求自由解放,年轻的思想者马克思关注着工人和农民惨淡的命运,痛批压榨他们的利益集团和桎梏他们的镣铐,从认识世界的先行者成长为改造世界的理论家、革命家,他不仅是全世界无产者的启蒙家,更是激励青年一代奋发有为的榜样。
青年马克思有着崇高的人生理想。1835年,马克思年仅17岁,他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留下了一段传世名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想,如果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马克思是不会写下如此发人深思的语句,也正是他在青年时代铸就的远大理想,让他在日后的生命中创造了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青年马克思有着冲破牢笼的勇气。1843年,25岁的马克思与年轻貌美的燕妮结婚了,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燕妮生于马克思家乡的贵族家庭,有着最好的年华,姣好的容貌,甚至被誉为“舞会皇后”,许多英俊贵族青年为之倾倒。马克思身为市民阶层的子弟,并没有受制于自己的出身,他勇敢而热烈地追求燕妮,18岁时与她私定终身,在23岁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一时间,向燕妮的父亲提出结婚的请求,但迫于生计的压力,在25岁时,经过了7年不懈的努力,终于与燕妮步入婚姻的殿堂。在那个等级制度严明的时代,马克思对燕妮的感情是坚定的、执着的,正是他不囿于成规和偏见的精神才促成了两人爱情的美好结局。
青年马克思关心关注劳苦大众的命运。24岁时,马克思成为了《莱茵报》的主编,开始接触大量社
会现实,他注意到普鲁士统治者将人们在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仅仅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列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处罚,于是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谴责立法机关偏袒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剥夺贫民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