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唐代怛罗斯战役及中国造纸术的西传.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代怛罗斯战役及中国造纸术的西传.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1/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代怛罗斯战役及中国造纸术的西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代怛罗斯战役及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天宝十年,大唐帝国与大食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怛罗斯战役。怛罗斯战役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宝九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发兵讨伐西域的石国,石国国王愿降,高仙芝假装同意,但突然攻破石国,屠杀老弱,虏掠壮丁,搜刮财物。751年(天宝十年),高仙芝将石国国王送往长安处死。石国王子逃脱唐军搜捕,求告于西域诸国,激于义愤,诸国转而与唐为敌,联合大食军来攻唐军。751年6月,高仙芝率军数万,进兵至怛罗斯(今江布尔),,对峙数日。在战斗中,唐军侧翼的葛逻禄部叛变,助大食军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只剩几千人撤回驻地,二万余人被大食俘虏。这些情况有较详的史料记载。《旧唐书》卷104《高仙芝传》记载:“天宝九载,将兵讨石国,平之,获其国王以归。仙芝性贪,获石国大瑟瑟十余石,真金五六,骆驼、名马、宝玉称是。”《新唐书》卷135《高仙芝传》记载:“天宝九载,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于怛罗斯城,以直其冤。”《旧唐书》卷109《李嗣业传》、《旧唐书》卷128《段秀实传》均有关于高仙芝败逃的较详记载。此外《,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书也记有相关内容,大体可以反映战役的始末。分析史料可知,怛罗斯之战的起因是高仙芝征讨石国。高仙芝为什么征讨石国?一种说法是,康姓九国之一的石国国王“无藩臣礼”,高仙芝获准带兵征伐。一种说法是,石国一直亲附唐朝,高仙芝因吐火罗挑拨出兵攻下石国都城。一种说法是“,拔汗那王与石国不和,拔汗那王请唐帮助”。不管出于哪一种情况,高仙芝首先举兵是真。石国国王不敌而降,或主动讲和。本来事至如此,罢兵当为上策,可高仙芝不讲信义,诱杀、屠城、抢掠,显得多么狡诈和残忍!很显然,是高仙芝的暴行导致石国王子向大食搬兵。战争一开始,久经沙场,被称为常胜将军的高仙芝就犯了兵家大忌,他远离驻地,冒进了千余里“,深入胡地,后绝援兵”,怎能不败?怛罗斯战役的失败,损失的不仅是数万军队,更重要的是,唐政府从此失去了对中亚的控制权,也就丧失了在丝路贸易中的主动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但这一时期的到来却凝结着汉族和西北边疆各民族的血汗和共同努力”,为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唐政府经过近百年与突厥、吐谷浑诸国的斗争后,逐步控制西北,进而发展了与中亚昭武九姓各国、天竺、大食、波斯的经济政治关系。在怛罗斯战役之前,与唐朝通使、通商的国家地区、部落民族多至上百,仅中亚腹地,就有石国、康国、安国、新城国、曹国、钹汗国、火寻国、米国、何国、史国、吐火罗等内附或臣服唐天子。由于高仙芝对石国的错误策略和行动,使唐王朝失信于中亚诸国,许多亲附唐朝的国家都转而寻求大食的保护。怛罗斯战役中“,高仙芝所部全军覆灭,中国遂失去对中亚及葱岭以西所有地方的控制”。“怛罗斯战役后,大食势力进入中亚,昭武九姓国隶属大食。以葱岭为界,大食与中国各执丝绸之路一端,使欧亚大陆贸易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此,唐朝近百年来在葱岭以西的经营彻底结束,其后吐蕃控制河西走廊,加之唐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衰退,没能力经营西北边疆地区,中亚各国逐渐脱离了与唐政府的政治关系。唐朝军队在高仙芝率领下,长驱直入,攻至塔拉斯河畔的塔拉斯城。但损伤精兵7万,数千唐军被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