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总结
篇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云梦县胡金店明德小学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人生的路。几年来,我校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内部管理的优化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和对照创建要求,汇报如下: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我校特点和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环境文化风格,即:让校园每一处都说话。
1、校园美化: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我校多年来对校园文化建设不懈的追求。学校大门内侧两旁树立着两块新颖别致的牌子:一为“让孩子安全回家”的温馨提示牌,一为展示师生精神面貌风采牌;走进校门,左侧的墙上贴着“五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瓷砖画,这些画掩映在绿树丛中,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烈的人文气息;教学楼休息平台两侧墙上张贴着“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珍惜今天一分一秒、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校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学校每一处都是宣传的阵地,从校园的橱窗、提示牌,到走廊的名人画像,到班级的黑板报、国旗、班训,到图书阅览室的书刊、报纸,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图、文、声、像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为了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与向魏书生教育思想学习的氛围,我校还请专人更新了宣传橱窗、制作了宣传条幅,把“十种行为习惯”、“十
种学习习惯”“七个一分钟”的内容放到了宣传橱窗里,将古今中外名人谈习惯养成的名言警句悬挂在每个教室外墙显眼位置。这样,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景点启智,让每一方空间出彩,使学校每一处都透出育人的气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思想和行为的升华。
2、校园绿化: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从XX年春季开始,我校逐年投资3万元,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校园进行绿化。三分栽种,七分管理,学校将所有绿化区切块定位,指定责任教师、责任班级,确保花草树木自然成长,为使校园绿化既美化环境,又起到育人作用,我们在绿化区内竖起多块温馨提示语牌,如:“让花更红,草更绿,心灵更美”、“珍惜生命从保护环境开始”、“爱护脚下的绿色,珍惜头顶的蓝天”。同时也给各种花草树木挂上了品名牌,这样既让学生在花草树木中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有关花草树木的知识。整个校园桂花飘香,翠竹青青,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接着,我校又建立了绿化档案,将校园绿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因此,我校于XX年被评为孝感市市级“绿化生态校园”。
二、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通过各类有效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鲜活校园文化生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即:让每一次活动皆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
我校善于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环境大课堂,使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1、道德教育净化灵魂。学校开展了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开学毕业典礼、入队离队、观看爱国影片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评选“校园孝星”、书写感恩书信等方式,开展“知孝、行孝、扬孝”活动,弘扬孝文化传统;以“爱国爱校爱家乡,健康快乐成长”主题阅读活动、演讲比赛和“爱心救助”、“清洁家园”、“学雷锋讲奉献”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节日活动异彩纷呈。在元旦、植树节、“六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汇演、游园猜谜、植树造林等活动,学雷锋日到学校门前主干道或村组主路打扫卫生。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3、留守学生教育。“留守学生”的成长问题成为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的安定严重问题,也是一个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校在深入调查留守学生的情况后,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务实工程,是建设美好社会的希望工程。因而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加强关心留守学生成长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全体班主任为成员。制订了具体的可行工作计划,建立了相关工作的责任制度,真正使这项工作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为每一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