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册)
2011年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历史期末总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兴起
第12课时
梳理知识建构框架
方法与目标
紧扣考标落实考点
链接中考提升能力
课别
知识内容
目标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第10课
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
第11课
中共一大
√
第12课
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
√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
第13课
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
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
红军长征
√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和五四精神
考点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起因
1919年6月3日后,工人声援学生。
经过
1919年5月4日开始,北京学生
口号
6月3日前,是青年学生
6月3日后是无产阶级
主力
中心
6月3日前中心在北京,后在上海
结果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五四精神
什么是“五四精神”?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
条件
标志:
意义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1年“一大”的召开
是无产阶级新型政党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一大
考点2
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
考点3
作用: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目的: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靠的军队。
领导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
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廖仲恺为党代表,
北伐主要对象和重要战役
考点3
1926—1927年。
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统一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
最后消灭张作霖。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结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势力,革命
时间
目的
对象
方针
战役
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