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祖师四十八训.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祖师四十八训.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1/26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祖师四十八训.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更多善书来自:/
祖师四十八训
第一条
吾人当知,斯道乃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体;成佛、成仙、成圣、成贤之大用,会通三教,贯彻天人;有无显微,体用合一,中边本末,事理兼该。是道也,以覆冒万物而言,则谓之「天」。以主宰万物而言,则谓之「帝」。以真实无妄而言,则谓之「诚」。以万物共由而言,则谓之「道」。以无所不理,各得其理而言,则谓之「理」。在天谓之「天理」,在地谓之「地理」,在物谓之「物理」,在事谓之「事理」。是理也,以赋畀而言,谓之「命」。以禀受而言,谓之「性」。以应酬万变言,谓之「心」。心之所之谓之「志」。心之所忆谓之「意」。感于万事,而生喜、怒、哀、乐,谓之「情」。千名万号,不可枚举,究其本源,莫非「一理」之流露也。故无生真宰,把「理性」散将下来。何谓「理」之究竟?中庸云:「性即理也,理即五常也。」学者必先穷乎「理」,而后可以尽性,未有不明乎「理」,而能尽性者,未有不能尽性而能返本还原者。
第二条
凡传「穷理尽性」之道者,必须尊师重道,谨严授受,方不致将前贤至尊至贵之道统,自我而贱;后绪之继承任重,自我而轻。
第三条
末后一着,乃千真之嫡派,万圣之命脉也。见者成佛,修着成圣。必须上根上器,大德之子,方能承受,无缘无份者,难使信受也。故曰「若是根薄缘分浅,难入龙华古道场。」不信者可不必强传也。
第四条
无为正法,乃「色里之真空,无中之妙有;竖穷三界,横亘十方;迎之不见其道,随之不见其尾。」而造次第,有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之分。清净法身者,充实而有光辉,乃大人造诣之境也;本于地度。圆满报身者,大而化之,圣人造诣之境也;本于宗动天之度。千百亿化身者,圣而不可知,神人造诣之境也;本于至静不动天之度。三次传授,与之分清别浊,讲明尽人合天之道,确有把柄。此所谓:「一法包含无量法,一门辟破万般门。」高出一切,然后可以收复一切。不明是不足以扫千门而收万教;三教归一即万法归一也。
第五条
末后大道,乃发万圣之未发,补万贤之未备,道合三教,理贯人天,注书立说,必须引经据典;合天、合地、合人、有理、有气、有象、知理者, 可以制礼,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方有条而不紊。知气者,可以制乐,知参天可以作六律;知两地可以作六吕,而六律之隔八相生,五音之三分损益,有其源。而宫商角征羽之五音与君臣民事物之五等,与夫十宫之周天,有其本矣。再明伏羲之卦,本于天地:文王之卦本于伏羲。孔子交易,乃合天地、伏羲、文王而一之。易未画时,易既画时,天地在易。未有不知天地而知易,亦未有知易而不本于天地者。夫然后上推往古,下推将来,以一贯之也。不明乎此,而注易经者,皆伏羲、文王、孔子之罪人也。
第六条
学者言过去、未来、现在,必以尧、舜、禹、汤、文王三代以上为过去的道统,为传道之春。此时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明世者,故曰:「九劫成道」。太上、释迦、孔子为现在之传统,由老子至今三千余年;释迦、孔子至今不足三千年,截长补短,合为三千年。其间分:正法一千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千年。现在之世为传道之夏。
第七条
凡办道者,必须通达元会运世之嫡传,然后可讲过去、未来;如不明乎此,而妄谈未来之事;是为自欺欺人,乃道中之罪人也。
第八条
无极天、太极天,乃理性、气性之源。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悉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