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pptx

格式:pptx   大小:797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1/26 文件大小:7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妇产科
王德智
库文档分享
2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流血多时直接危及产妇,据国内外对孕产妇死亡的分析,一致认为产科出血(包括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及产褥感染等仍为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四大疾病,在我国其顺序可因城乡的医疗条件不同而略不同。
库文档分享
3
产后大流血时,即使幸免死亡也大大削弱了产妇的抵抗力,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甚至使脑垂体缺血坏死,遗留下席汉氏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闭经,垂体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功能低下。因此,产科工作者应对产后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库文档分享
4
据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协作组报道,,按此数据推算每年约有两万名孕产妇死亡。其中,%死于产科出血,且主要为产后出血。
库文档分享
5
一、关于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发生率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流血超过500ml以上者称为产后出血。这是目前国内公认的定义。关于产后失血量的标准,我国在50年代定为500ml,直至60年代由全妇产科学会提议以400ml作为产后出血的标准。之所以定为400ml主要有以下两点依据:
库文档分享
6
一是中国妇女的标准体重大致为50kg左右,按每公斤体重80ml计算全身血容量,应为4000ml,据病理生理学研究认为机体失血量达总血量的1/10时,将影响机体健康;
二是从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更可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予以早期诊断和处理。
库文档分享
7
关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根据1978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地区性妇产科学术会议的综合报道,我国13个省市、%,以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的发病率最高,%%。
库文档分享
8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加强了对孕产妇的监护,据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对20个省市6,000余例产妇的产后失血量作了较为精确的测定和统计,发现产后失血的发生率如按400ml计算,%,%,可见产后出血确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库文档分享
9
二、分娩出血的生理性止血机制
胎盘剥离后子宫创面的血窦开放,表现子宫出血,但正常分娩时,子宫出血量最大限为200~300ml,这是由于机体内存在强大的生理性止血机制。
库文档分享
10
1、机械性止血:子宫是由一对苗勒氏管吻合而成的平滑肌器官,肌纤维呈特殊的网状排列,子宫体部肥厚,收缩力特别强,子宫小动脉分支呈螺旋状,并交叉呈直角方向分布在肌纤维束之间。胎盘排出后,宫腔容积突然减小,肌纤维通过收缩和缩复,恰似绳带一样,将小动脉和开放的血窦紧紧结扎,起到了机械性止血作用,故有人称此为“生物学结扎”。
库文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