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9
文档名称:

多层及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ppt

格式:ppt   大小:1,850KB   页数:2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层及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ppt

上传人:duzw466 2018/11/27 文件大小:1.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层及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工程学院
2006-04
参考资料:
1.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3-2002)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    高层建筑结构(吕西林主编)
0、绪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
常用的结构体系
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的选择
水平承重体系(楼盖体系)及其选择
back

始用年代
结构体系和特点
1885
1889
1903
20世纪初
二次大战后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砖墙、铸铁柱、钢梁
钢框柱
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框架+支撑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芯筒、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筒、筒中筒、束筒、悬挂结构、偏心支撑和带缝剪力墙板框架
巨型结构、应力蒙皮结构、隔震结构
被动耗能结构、主动控制结构、混合控制结构

back
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的选择
建筑使用功能
建筑平面
建筑高度
抗震等级
地质条件
施工技术
……
用途
≤50m
≥50m
住宅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旅馆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
公共
框架-剪力墙、框架
框架-剪力墙、筒体
back
水平承重体系(楼盖体系)及其选择
楼(屋)盖体系的作用
承受竖向荷载
连接抗侧力构件,承受其传来的剪力和轴力
选择原则
结构整体性、面内刚度
结构高度小、质量轻
建筑使用功能、装饰要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等
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
现浇楼盖
预制板楼盖
预应力叠合板楼盖
组合楼盖
back
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
现浇楼盖
肋梁楼盖——普通、技术经济指标好;结构高度大、不便管线安装
⇒宽扁梁(用于层高受限时)
密肋楼盖——省材料、自重轻、高度大、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时、当使用
荷载较大时可有较好技术经济指标好;不美观、吊顶处理
无梁楼盖——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或升层法施工时;冲切问题
非预应力平板楼盖——广泛用于剪力墙、筒体结构、可降低层高、平整;
跨度大时自重大、不经济⇒现浇非预应力空心板楼盖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楼盖——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时、平面布置灵活
预制板楼盖
预应力空心板楼盖——适用于高度50m以下时,但要求严格(缝内设钢筋、
设现浇面层、加强板端连接)
预应力大楼板楼盖——与房间同尺寸,双向先张法预应力筋,板边齿槽;吊装问题
预应力叠合板楼盖
预制RC薄板(50-60mm),上现浇RC。省模板、刚度大、整体性好
组合楼盖
压型钢板上现浇RC。省模板、自重小、厚度小;用钢量大
back

1 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1)选择有利的场地
(2)保证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刚度
(3)合理设置抗震缝
(4)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5)多道抗震设防能力
(6)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7)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
(8)结构应有足够的结构承载力
(9)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
(10)结构应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
2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结构类型
非抗震
6度
7度
8度
9度
框架
70
60
55
45
25
框架-剪力墙
140
130
120
100
50
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150
140
120
100
6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30
120
100
80
不应采用
筒体
框架-核芯筒
160
150
130
100
70
筒中筒
200
180
150
120
80
板柱-抗震墙
70
40
35
30
不应采用
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
注:
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等高度);
2 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4 9度抗震设防、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