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昆明的雨教案 新人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15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昆明的雨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8/11/27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昆明的雨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6 昆明的雨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难点)
,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重点)
。(难点)
;;。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各抒己见)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避邪(xié) 菌子(jùn) 黄焖鸡(mèn)
绿釉(yòu) 篱笆(lí) 鸡· (zōng)
炽红(chì) 密匝匝(zā) 深褐(hè)
暮年(mù)年
“昆明的雨”,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除了写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

丰满、明亮、浓绿、柔和……
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昆明的雨”,开篇为什么要描绘给宁坤的画呢?
(1)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些与雨有关系吗?
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娇娇的。
二、品读课文,赏语言美。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清新优美,自然平淡,富于口语化,请选择喜欢的语句加以赏析。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了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用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这里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4)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这里指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三、品读课文,体悟情感。
1.“我想念昆明的雨”在第2段和第11段反复出现,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2段: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