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卵泡闭锁民权中医院生殖微创外科文档分享据统计,人的卵巢中约99%的卵泡闭锁。卵泡在各个发育阶段均可发生闭锁。其闭锁率为15%~77%不等。可能是由于生长因子的不足和死亡因子增多,使卵泡产生所谓的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或称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由Kerr于1972年首先描述,为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需要新合成的蛋白质和DNA参与才能实现。在形态学盒发生机制上与细胞死亡有显著的不同。细胞凋亡只影响单个散在的细胞,细胞发生萎缩,核染色质浓缩,形成球状凋亡小体(apoptoticbody)。卵泡闭锁是卵巢卵泡发育、成熟、排卵过程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女性从胎儿时期开始,至出生后并持续于整个生殖期,绝大多数的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发育的各个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退化的卵泡称闭锁卵泡。卵泡闭锁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凋亡过程。文档分享文档分享排卵前卵泡大囊状卵泡小囊状卵泡囊状前卵泡未发育卵泡文档分享卵泡闭锁的特征是颗粒细胞的数目和雄激素的合成减少,同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包括细胞固缩、核分裂降低、基膜的完整性破坏和白细胞侵入颗粒细胞层等。早期的研究表明,大鼠卵泡和黄体中有钙、镁依赖性DNA内切酶的存在,这种酶可使DNA发生断裂。现已在许多动物的卵巢,尤其是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层检出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性的梯状DNA存在;而正常的囊状和囊状前的卵泡则无梯状DNA存在,可见卵泡闭锁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gnRH、雄激素、iL-6、tNF、fas促进卵泡闭锁,而雌激素、促性腺激素、eGF/TGF-α、iGF、bFGF测抑制卵泡闭锁。原始生殖细胞于胚胎第四周在卵黄囊近尿囊处的壁上最先出现。胚胎6周时,以变形虫运动(阿米巴运动)迁移至已形成的生殖嵴上皮内。2个月的胚胎卵巢中约有60万个卵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在到达原始性腺(即生殖嵴)时被命名为卵原细胞)。从8周起,卵原细胞有三种同时持续存在的走向:有丝分裂、减少分裂和闭锁。文档分享卵原细胞在迁移过程中不断进行有丝分裂,到达生殖嵴后有丝分裂更频繁,数量不断增多。卵原细胞体积显著增大成为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仍为2n=46)。胚胎发育到5个月时,卵巢中约有200万个卵原细胞和50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此时是生殖细胞最多的时期,以后许多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开始闭锁。至胎儿7月,大多数卵原细胞已退化。此时所有存留的初级卵母细胞已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出生时,初级卵母细胞已经过减数分裂的前期,而处于前期和中期之间的静止期——核网期(双线期),并长期停留于此阶段,直至青春期后才开始分批分期完成其减数分裂。出生时,初级卵母细胞估计有70~200万。于儿童期,大多数初级卵母细胞闭锁,至青春期,只剩40万左右。自此,每一卵巢周期有一批原始滤泡(滤泡即卵泡)生长发育,直至更年期。文档分享因此,女性卵巢内有一部分初级卵母细胞停留在核网期40多年之久,其易损性因而增加,大部分则于不同阶段走向闭锁。妇女一生中卵细胞的储备在胎儿期已成定局,出生后不再增多。人卵泡闭锁(folliculalatresia)现象早在胚胎6个月就已发生,并在一生中持续进行,结果使卵巢中的卵泡数量大大减少,以致出生时丢失约了80%的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