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8/11/2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志翔”班——让梦飞翔的港湾
故县镇第一初级中学李清磊
课题背景
今春开学,由于九年很多同学报名上了职专学校,每个班学生人数不到原来的一半,年级便将三个班合并为两个班,我担任了九②班的班主任。刚进入教室,便感觉到一种不正常的寂静:有的站在座位上,书在课桌上胡乱一摊;有的趴在课桌上一声不响;还有很多同学呆在原班教室丝毫没有要进入新班的意思。我顿时意识到这是非常反常的。如何能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这个班级?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我这个班主任?这也成为我今后对班级管理研究的主要课题。
刨根究底
经过我调查分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原九⑤班和九③班的学生认为是把他们分散了,心存埋怨。而留在本班的原九②班学生则认为把他们原班分解,原班同学七零八落,心中不快。看来无论是原班还是新组成班级的人员都没有高兴的。这对于一个新组成班级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人心不稳是组建班集体的最大败笔。即便是坐在了同一个教室里,也只是形式上的班级,是没有灵魂的班级。这样下去根本不会产生班级凝聚力,有甚者会发展为形散神更散。这种不安定的因素必须立马消除。
对症下药
当天晚上,我彻夜难眠,辗转思索着,如何能激发学生的活力?如何能让学生打破“我们不是九②班的人”错误观念?霎时,我脑海中闪出了闻名全国的“宏志班”班名。对,就从班名入手。用一个新的班名代替原九②班的称号。不但要从形式上转变,而且要赋予这个班级的精神内涵。经过几番考虑,将班级口号定为“勤勉砺志,让梦飞翔”,班名分别各取一字即“志祥班”。希望全班同学能够以勤医愚,相互勉励,肯于磨砺自己的意志,从而实现心中的梦想。又将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顺序各取班级口号中的一个字确定为组名。个小组自定的组名分别是“勤芝麻”、“思勉”、“砺梅”、“志强”、“当仁不让”、“百日祚梦”、“宇桐飞”、“翔翔”。个个有特色,个个有创意,而且每个小组也有自己的口号和精神。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上“志祥九②”代替单纯的数字代号;每次上课向老师问候前要齐呼班级口号。“志祥”精神逐渐深入每位同学心中,并化为实际行动。这样以来,分班时那种不健康的班级观念逐渐淡化,在同学们心中重新诞生了一个
“志祥九②”的崭新认识。
为了赋予“志祥”浓郁的精神内涵,增强班级凝聚力,我尽力挖掘班级中每一位个体的闪光点。经过仔细观察和多方了解,惊人的发现,“志翔”班还真是人才济济:全校看好的体音美特长生都在我们班;学校篮球队9个队员,我们班占5个;杨倩普通话标准流利吐字清晰;陈晓东电脑打字又快又好;冯孟强硬笔书法颇有造诣;昌娅萍是个责任心强又懂礼貌的好姑娘;王蕾不但学习好,体育也是全校拔尖……我在班级尽可能给同学打造展示自我的活动平台,让每个人都肩负一份责任哪怕是窗户的按时开关和擦拭,都具体到个人。每一件工作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志祥”班最棒,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增强对班级的认同感,知道班级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自觉地把自己与班级融合为一体。
研究成效
他们的成就欲望得到满足,责任心也逐渐增强,班里的日常事物我基本上不管什么,可件件都走在其他班的前面。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绿化工作、班级常规管理等多项工作都受到校领导的好评与认可。刚刚结束的理化生实验考试,成绩也是喜出望外。现在,就期待着体育考试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