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其原名《感甄赋》洛神。《洛神赋》是曹植模仿战国时宋玉《神女赋》对楚王梦巫山神女之事而作,虚构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情节,全篇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对洛神的描绘,诸如“婉若游龙”、“秾纤得衷,修短合度”、“气若幽兰”等,皆可见巫山神女的影子。
山水画
现存最早的独立山水画是隋展子虔《游春图》
山水画简述
五代的董源、巨然为南方山水画的代表,画法上对元代影响巨大并影响至今。
山水画简述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锦,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显得浑厚滋润,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
北宋的北方山水,善画全景式作品,气势雄伟,形神兼备。荆浩长期隐居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所作山石或方或圆。皴染兼备。
山水画简述
荆浩《匡庐图》
溪山行旅(局部) 宋范宽
轴/绢本/浅设色画纵 厘米横 厘米
山水画简述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
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郭熙的山水画巧湛致工,造境精深,画山石多以圆笔中锋写出,再以侧锋皴擦,世称“卷云皴”。郭熙的笔路较之李成、范宽多了一份含蓄委婉。所作树木多以蟹爪为主,线条灵活多变而见情趣。
《早春图》,绢本水墨,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水画简述
山水画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