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古代诗歌教材《声声慢》说课稿
 
步骤程序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
五、说学法
六、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七、教学评价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与《绝望》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
()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
①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绝望》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抒情方式的多样性,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     教学方法
赏析讨论点拨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指导学生从学过的古诗词中总结出意象的代表含义,以便能指导课外阅读。
五、说学法
•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欣赏朗读讨论交流
(六)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千里寄相思,总是一个忧伤而又美丽的话题。在中国的文坛上,有一位女词人将这种忧伤和美丽演绎得酣畅淋漓。那便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了解她那美丽的忧伤和忧伤的美丽。
理由相思话题一致;意境都很优美。
1、明确教学目标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其实,就指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自主找出学习的目标。这一点应明确点名,在课前让学生明白本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醒学生,举一反三,以后在进行课外诗歌鉴赏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按照这样的形式进行。
比较阅读
演示《绝望》这首诗,请生朗读。听读《声声慢》,让学生初步比较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