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及阅读书目
根据《XXXX学院文艺学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院安排,为保证自己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历史和现状,具有独立从事文艺学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或文化工作的能力,最后顺利完成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业。现给自己制定一个研究生期间的整体生涯规划,规定一些目标和任务,并在后续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并加以丰富和改进,尽可能的完成计划中的各项任务。
一、基本目标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掌握一定的文艺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或教学工作的能力,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1-2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熟练运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
二、学年计划
(一)在第一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上好每一堂课,以学校和学院开设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多读书、勤思考、广积累。此外,积极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第二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逐步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文艺学(文艺与传媒方向),有选择性的多读,多思,多写。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和知识,从而由此展开论文的写作,争取完成并发表1-2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三)在最后的半年时间里,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
三、阅读书目
(一)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阅读书目(必读)
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亚里斯多德:《诗学·诗艺》(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版。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特霍·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版。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下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普列汉洛夫:《普列汉洛夫美学论文集》(曹葆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等译),知识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