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将趣味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成了负担。”课堂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学等方面,努力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转变为善于学习。
:词汇大比拼。
在结束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往往会对本单元的词汇进行复习。传统的背诵、默写方式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很大的学习主动性,仅仅为了应付完成老师的任务。这时,教师可以借用江苏卫视的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的形式来完成对词汇的复习检查。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准备时间,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让一名学生自愿报名充当“攻擂者”,组里其他学生充当“守擂者”。攻擂成功者将获得老师给予的奖励,不成功者把同学准备的词汇题目背诵并通过老师的检测。奖励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比如赠小礼品、满足学生的一个小愿望、减少作业量等。题目的设置可以难易结合,单词和词组可以运用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和本单元相关但稍作改变的题目来增进难度。对于能够战胜所有对手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封其为“站神”,到两个模块结束后也可以组织一次“站神之战”。
:大胆做交流。
开学之初,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很陌生。教师往往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对话模式来进行互相了解,消除彼此的陌生感。但是,这种简短的问答模式涉及的学生很少,学生之间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常采用让学生玩“跳跳棋”。几乎每个人在小时候都玩过这种简单的游戏。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制作了一张棋单,每个跳格中是一个问题。设置的问题可以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例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like? What’s your hope for future? What’s your dream university?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等。每小组配一个骰子,上写着前进或后退几格。当学生把骰子抛到这一格,他就回答这一格的问题,最先到达终点的就是赢家。这种游戏的目的不在于输赢,而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紧张感、自卑感、拘谨等心理障碍。
:语法再巩固。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歌曲,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促进语言的输入、内化和习得。例如,在教授高中语法难点“虚拟语气”时,我利用歌曲Sunshine on my shoulder进行了如下教学活动:
第二段歌词如下:
If I had a day that I could give you
I’d give to you a day just like today
If I had a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