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铜钼矿体特征浅析.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铜钼矿体特征浅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铜钼矿体特征浅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铜钼矿体特征浅析
[摘要] 作者通过对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的工作,介绍了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并通过对矿体的类型、形态、产状、规模的详细研究分析, 得出了该矿区的铜钼矿体受构造控制影响、类型较多、形态复杂、产状基本上与构造一致、规模大小不同等特征。
[关键字] 楸树湾铜钼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1-2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区(以下简称矿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地区镇平县境内,隶属镇平县老庄镇管辖。
矿区位于秦岭褶皱带东部倾没端,夏馆-双槐树深大断裂的北侧,出露地层是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和郭庄组变质岩,深大断裂以南分布有中生界白垩系上统胡岗组灰绿色砾岩、灰紫色泥岩和下统白湾组紫红色-黄褐色变质粉砂岩及石英大理岩;新生界新近系灰绿、棕色砂岩及灰白、浅绿色砾岩、砂砾岩;第四系的覆盖层中有黄褐色亚砂土、亚粘土、砾石等。
区域构造线总的方向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延伸,夏馆-双槐树大断裂两侧分布着与其平行或斜交的次一级断裂。地层呈现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海西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据相关资料记载,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的古铜矿冶遗址,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三队发现的。后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普遍铜矿地质构造、品位及成因铜矿区地质构造格架,基本为斜向及断裂,矿体主要赋存于北山角砾岩带中,角砾岩带受西北向及东北向两组断层所控制,矿体走向由西北倾向西南,呈似层状叠瓦式分布。
由于以往的工作主要针对的是矿区北坡的铜矿体,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通过对该矿区的深入研究,认为矿区内铜钼矿体主要赋存于受构造F1、F2、F3、F15 控制,深部向东南方向延深,总体赋存高程在-130米至+360米。矿体特征分析如下:
1矿体类型
楸树湾矿区铜钼矿区的矿体比较密集,大小不等,按其空间分布及赋存的不同岩石可分:爆发角砾岩型、矽卡岩化大理岩型、花岗岩型。

楸树湾铜钼矿区的爆发角砾岩型矿体共有41个大小不等的矿体,主要由20个铜矿体和12个铜钼共生矿体、9个钼矿体组成。矿体呈稀疏分布。呈不规则迭瓦状排列,总体上以30°-45°倾角向西南延深。矿体在平面上呈120°左右的方向展布,到矿区东部向南稍有弯转。其分布特征是:东西长约780米,南北宽约350米,其中矿体的分布有如下特征即:矿区西部揭示的主要以铜矿体为主,并共生有少量的钼矿体;矿区中间为过渡区矿体,呈稀疏分布;矿区西部主要分布为钼矿体,还有少量的铜矿体共生。

楸树湾铜矿钼区的矽卡和矽卡岩化大理岩是本区钼矿赋存主要部位之一,爆发角砾岩带中也有。该类型共有18个矿体,其中铜矿体4个,铜钼共生矿体7个,钼矿体7个。矿体在地表出露外很少,其余均为隐伏矿体, 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受构造控制。该类型矿体规模一般较小。

楸树湾铜矿钼区的花岗岩出露非常少,坑道揭露的也少,只发现一个隐伏花岗岩型的铜矿体,走向延长和倾向延深都是50米左右。
2 矿体形态
楸树湾铜钼矿区内的铜钼矿体,在不同的地层内,形态也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