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析央企分红政策.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央企分红政策.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央企分红政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央企分红政策
【摘要】财政部2007年12月11日颁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标志着央企13年来不分红历史的终结,意义重大。笔者对这一政策进行初步解读,分析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意义,发现政策所容易带来的问题,面对分红政策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有利于分红政策的实施与推进,优化政策实施效果。
【关键词】红利上缴; 代理成本; 分红比例; 可持续发展
央企作为企业应该向股东分红,但在一定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经营低迷,国家为支持企业的发展成长,国有企业没有向所有者进行分红,所有者身份未得以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央企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部2007年12月11日颁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今后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将向政府缴纳不同比例的国有资本收益,根据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为5%~10%不等,这标志着13年来央企“零分红”的终结。
一、央企分红的意义

根据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企业应向股东分红,股东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并享受权利。国有产权就应该归全民所有,代表全民作为股东的政府理当享受分红。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经济原因,央企并未向它的所有者——国家分享红利。2007年分红政策的实施,国家财务所有者身份得以更好体现,符合财务理论和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企业独立自主地健康发展。

央企也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知,一般国有企业的红利将被直接或者间接地用于公共支出,把向国家上缴红利的一部分用于科教文卫等支出,有利于缓解国家财政紧张,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整个国民福利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向所有者分享利润所得正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观”。

代理理论是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之一,它认为股利政策可以解决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央企过度投资是推动分红政策实施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央企的利润增长较快,且长时间不用向国家上缴红利,企业有了过度的留存利润,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比如盲目投资、过度扩张,尤其近年央企过度海外投资亏损的事例屡见不鲜,大大增加了代理成本。而分红作为一种股利政策,可以缓解代理矛盾,减小代理成本。上缴红利之后,留存利润减少,可以抑制盲目投资,减小不必要的损失,减小经理人员谋取私利和在职消费的可能,有利于企业改变投资倾向,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利润分配和资金管理。
但在考虑减小代理成本的同时,不能只考虑分红而忽视了对经理人员、科技人才的激励。根据激励的相关理论,要有一定的激励才能留住人才,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2011年,央企开始分红权激励试点,也正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央企分红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比例的确定。切忌“一刀切”的办法,这种统一的比例不利于公司治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应交利润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资源型企业,上交比例为10%;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企业,上交比例为5%;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上交比例三年后再定。但是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有可能千差万别,笔者认为这个比例还应细化,可以采取一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