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錾(zàn)削
第一节錾削概述
第二节錾削工具
第三节錾削操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錾削实例
第五节錾削时的废品分析及安全
钳工基础
蒋坚坚
第一节錾削概述
一、錾削的定义
錾削是用手锤敲击錾子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一种方法。
二、錾削的应用
錾削主要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它的工作范围包括去除凸缘、毛边,分割材料和錾油槽等,有时也用作较小表面的粗加工。
钳工基础
蒋坚坚
第二节錾削工具
錾削的主要工具是錾子和手锤。
一、錾子
二、手锤
钳工基础
蒋坚坚
一、錾子
錾子一般用碳素工具钢(T7A)锻成,并将切削部分刃磨成楔形,经热处理后使切削部分的硬度达到HRC56~62。
(一)錾子的切削部分及切削角度
錾子的切削部分由前刀面、后刀面和它们的交线(切削刃)组成。錾削时形成的切削角度有:
钳工基础
蒋坚坚
切削平面
基面
α0 (5 °~8°)
γ0
工件
錾子
β0 + α0 + γ0 = 90°
v
錾削的角度
β0 (60° ~70°)
。楔角愈大,切削部分的强度愈高,但錾削阻力大,切入困难。选择楔角时,应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小的数值。
錾削硬钢或铸铁等硬材料时,楔角取60°~70°;
錾削中等硬度材料时,楔角取50°~60°;
錾削铜或铝等软材料时,楔角取30°~50°。
钳工基础
蒋坚坚
。錾切平面时,切削平面与已加工表面重合。其后角大小取决于錾削时錾子被掌握的方向。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切削表面之间的摩擦。后角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錾子切入过深;后角也不能太小,否则錾子容易滑出工件表面。一般后角为5°~8°。
(a)后角(b)后角太大(c)后角太小
钳工基础
蒋坚坚
。作用是减少錾削时切屑的变形,减少切削阻力。前角愈大,切削愈省力。由于基面垂直于切削平面,即α+β+γ=90°。当后角α一定时,前角γ的数值由楔角β决定。楔角β大,则前角γ小,楔角β小,则前角γ大。因此前角在选择楔角后就被确定了。
钳工基础
蒋坚坚
(二)錾子的种类和构造
常见的錾子有三种:
(阔錾)
(狭錾)
钳工基础
蒋坚坚
(阔錾)
切削部分扁平,切削刃较宽并略带圆弧,其作用是在平面上錾去微小的凸起部分时,切削刃两边的尖角不易损伤平面的其它部位。扁錾用来去除凸缘、毛边和分割材料等。
扁錾
钳工基础
蒋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