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硫化氢Word 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硫化氢Word 文档.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1/2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硫化氢Word 文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硫化氢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硫化氢
英文名:hydrogn sulfide
分子式:H2S
相对分子质量:
(2)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硫化氢
CAS号:7783-06-4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接触反应表现为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急性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出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肺水肿;多脏器衰竭;猝死。高浓度(1000mg/m3)接触硫化氢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发烟***或其他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寄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汽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可考虑引燃漏出气,以消除有毒气体的影响。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封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