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华城小学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城小学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18/11/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城小学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城小学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千古美文
做博学少年
二00六年十月
华城小学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
一、指导思想
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惯。”确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小学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推出“营造书香校园”计划,经研究决定于十月中旬起启动第二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本届读书节以“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为主题,凸显学生主体意识,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读书的****惯,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长他们的知识。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主题: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
四、活动时间:10月中下旬至2007年元月初
五、参与对象
华城小学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及安排
华小第二届读书节开幕式。时间:10月23日(周一升旗仪式)
第九周(.——.)
1、根据学校总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班级活动计划。各班紧紧围绕以创建“书香班级
”为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评选出最佳活动方案,并在本班通过创建“书香班级”活动方案并上缴评比(有班级特色)。周五前完成。钱明富负责
第十周(.——.)
2、自制书签比赛及展览。由班主任进行自制书签的动员及指导。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书签力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装帧精美,并配以意蕴深远的求知名言或座右铭,融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学生完成书签的制作,学校进行书签展览。周四前每班上交5个。张志成负责
3、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学****园地)评比。以后每期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周五前完成(每期累计得分)。翟小祥负责
第十一周(.——.)
4、开展优秀读书手抄报(或电子报)展评活动。各班推荐4幅手抄报参加学校展评。周五前完成。张小霞负责
5、亲子朗诵、成语故事比赛。
(1)参加范围:一、二年级,每班至少两个家庭 ,两位讲成语故事的选手
(2)时间:一年级为周四,二年级为周五;地点:新大楼一楼西教室
(3)比赛内容:包括具有个性化的家庭介绍、家庭才艺展示、家长与孩子合作朗诵、成语故事四项内容。
(4)比赛形式:现场表演。戴正明负责
第十二周(.——.)
6、开展"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主题班队活动。
(1)承办年级:三年级;地点:各班教室
(2)开展活动时间:每天下午第三节课。
(3)评委老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三年级班主任老师配合完成。张国俊负责
第十三周(.——.)
7、诵读美文比赛。
(1)参加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及所在班语文老师。
(2)时间: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3)比赛形式:每班40名学生与语文老师,现场朗读(诵)自选的一篇课文(书本中的),再朗读下发的一篇文章。教研组长和各班语文老师任评委(评比时所在班级语文老师回避)。高庆云负责
第十四周(.——.)
8、“我与好书同成长”演讲比赛
(1)参加对象:六年级学生(每班2人)。
(2)时间: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3)地点:新大楼一楼西教室
(4)活动负责老师:教研组长和其他语文老师参与评分(评比时所在班级语文老师回避),并负责本班学生的辅导与培训。郑兰负责
9、开展“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大赛活动。要求各班同学把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选出最佳文章,每班3篇,参加学校“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比赛。周五前完成。曹新平负责
第十五周(.——.)
10、优秀读书笔记、日记展。
(1)参加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2)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3)地点:新大楼一楼西教室
(4)展出及参观要求:每班展出至少20本读书笔记,要求图文并茂,有摘抄也要有读后感;每班展出至少20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