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课堂大赛)辛亥革命说.ppt

格式:ppt   大小:59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堂大赛)辛亥革命说.ppt

上传人:1373566119 2018/11/29 文件大小:5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堂大赛)辛亥革命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思想
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民族危机加剧
向近代化社会转型
依靠什么力量
运用什么方式
实现什么目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关于中国近代化的一次有力回答
《天朝田亩制度》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
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
——《中国近代史教程》
与农民阶级相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理由何在?
这19( 1896~1908 )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 新投资总额达9822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于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科学与工业化》
结论一:与小农经济相比,民族工业是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它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同时
它又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为近代社会转型
提供了新的力量。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百度百科
拜上帝会是中国清朝时的一个民间宗教组
织,并演变为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由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人们的组织意识和组织行为具有封闭性、分散性。而统治阶级历来就视民众组织为大忌,严格禁止。因此,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政党产生,有的多为秘密结社。
——龚作奎
唯物史观认为,政党不仅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且是“近代社会”“现代文明”的产物。中国的政党产生于20世纪初(1905年的同盟会)
——龚作奎
结论二:作为革命的领导机构,政党有更为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更加符合社会现实的革命目标。
与农民阶级相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理由何在?
扶清灭洋”反映了不代表新生产力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封建思想束缚, “灭洋”虽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结论三: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而这些正是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涵。
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内容。
民权主义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
与农民阶级相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理由何在?
有这样一位爱国热血青年
1894年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有这样一群青年士子
光绪年间(1898年)发动了一场改良革新运动。主张:学****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有这样一场自救运动
1901年新政和1905年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
历史“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7页
改良还是革命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有这样一组数字
改良还是革命
结论:革命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成
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主要推进器。 ——龚作奎
武昌首义——全国响应
“床下都督”—黎元洪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和平光复”了。
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武昌首义——全国响应——建立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世纪初的中国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近代化模式
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
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列宁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
近代化进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