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732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笔记.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8/11/29 文件大小:7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网络》第五版复
第1章绪论
因特网
因特网组成 P8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处于边缘部分的用户通信方式P9-10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P11-15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 释放连接。在通话时,两用户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分组交换组成:报文、首部、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储存分组——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时延、开销。关键构件:路由器
报文交换:先传送到相邻结点,然后转存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17
1. **广域网 WAN**(Wide 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 **局域网 LAN**(Local work)
4. **个人区域网 PAN**(Personal 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性能指标P18:速率、带宽、时延
速率:b/s(bps)。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其绝对上限值等于带宽。
时延(delay或latency):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也称延迟。
①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数据帧长度(b) / 信道带宽(b/s)
②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信道长度(m) / 传输速率(m/s)
③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④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综上: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注: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带宽。表示链路的容量。
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p25
分层、协议、服务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下向上):
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网络层主要负责创建逻辑链路,以及实现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运输层负责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实现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控制;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
OSI7层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TCP/IP体系结构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第2章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P36
物理层特性:机械、电气、功能、过程
传输媒体P40
传输媒体包括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
导向:
双绞线包括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和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
光缆,光纤通常由低折射率的包层和高折射率的纤芯构成。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分为单模光纤(成本高衰耗小)和多模光纤(适合近距离传输)。通常将一段段点到点的链路串接起来构成环路,通过T形接口连接到计算机。
架空明线
非导向: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传统主要两种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容量大)和卫星通信(传播时延大)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通信方式、调制技术P37
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源系统,传输系统,目

最近更新

2025年关于幼儿园活动教案 40页

二零二五年度气球布置与品牌形象合作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租房子与民宿客栈民宿客栈特.. 8页

富氢水项目工业用地申请报告 25页

二零二五年度正规平台环保技术合作开发协议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出口退税与贸易结算合同 9页

二零二五年度桶装水绿色包装研发与应用合作协.. 9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35页

奶牛干奶期保健操作规程 24页

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模板 23页

大连体外诊断试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页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环保 35页

大型铸锻件市场调研报告 21页

多功能衣架商业计划书 18页

塑料消泡母粒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20页

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页

基于信创底座的智慧交通行业解决方案 25页

静脉输液三级护理与防护ppt 66页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39) 24页

垂直电商方案 23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 56页

土石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页

园工作台铣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模板.. 19页

营销中心月度报告主要内容ppt 39页

商业项目计划书(20) 28页

商业计划书(2)-(8000) 38页

哈尔滨市松北区自然资源局 企业报告(业主版) 24页

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新中式服装行业市场规模.. 26页

2025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62页

2025年混凝土采购合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