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曲兆平(七台河市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新兴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S5
(2010)06-0246-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观察病情深度、建立通畅气道、改善运气功能、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呼吸机使用护理药物护理及心理护理入手,经大量实践,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提高对ards的预见性,及时去除诱发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处理ards,尽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练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
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因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在临床中非常重要。
观察病情演变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安静平卧时呼吸频率大于28次/分, 且有明显缺氧表现,血氧饱和度小于90%,经常规给氧方法不能缓解。
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血压、体温的变化。
观察缺氧情况,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发钳程度。
建立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
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气道分泌物。对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
对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对无力咳嗽或昏迷者可用导管吸痰。
必要吋建立人工气道,可以选择插入UI咽导管、建立U咽气道、气管
插管或气管切开。
(三) 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根据血、痰、分泌物培养,血气、生化检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各项操作,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 呼吸机使用的护理
呼吸机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有效的通气量,在使用中护士应严密监视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各部件衔接情况,监听运转声音,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排除故障。
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观察实际吸入气量,有效潮气量,同吋观察漏气量、吸气压力水平、压力上升吋间等指标。
如患者安静,表明自主呼吸与机械同步;如出现烦躁,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或是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吋清除痰液或调整通气量。
总之,护士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熟练掌握各型呼吸机的治疗参数及调节,变被动护理为主动全程护理。
(五)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护理
输液管理准确记录出入量(ARDS吋肺间质与肺泡水肿,液体潴留增加);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出入液体量,以防止液体人进人出,加重肺水肿;早期输液应以晶体为主,在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逐渐恢复后,可适当使用胶体液,以提高血浆胶体滲透压,促进间质及肺泡内液体冋吸收。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观察早期大量应用地塞米松可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减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