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萧山县志稿网络版.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萧山县志稿网络版.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1/3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萧山县志稿网络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萧山县志稿》内容简介:萧山为吾浙一大古邑,地滨钱塘,乃贯通浙东西之要衢,交通顺畅,商业繁兴,山水秀丽,物产丰盈,人文荟萃,精英辈出。如此大邑,何得无志以记事乎?稽宋元以来,志事勃兴,据一种统计:两宋时期全国各级志书达六百余种,而以江浙为盛,惜散佚者多,传于今者,不超过三十部,而萧山是否有志,未见载籍。明初萧山事务,始见于郡志,唯尚无单行一志。萧山之独立成志,肇端于明,“宣德、弘治、正德、嘉靖,凡数修辑。远者六十余年,近者仅十余年,明代修订,可谓綦勤”(杨士龙再跋),今所见者有嘉靖林修《萧山县志》六卷(今有胶卷本及抄本)及明万历刘修《萧山县志》六卷(现存残卷)。清继明后,有康熙邹修《萧山县志》二十一卷、刘修《萧山县志》二十一卷及乾隆黄修《萧山县志》四十卷。其后垂百八十余年,未见续修。辛亥鼎革,万象更新。民国三年,县知事彭延庆有鉴于民国肇建,百业待举,诸多事务已非旧志所能及,遂立意邀乡老贤士,创意修志。经略多年,粗成规模,而彭令离任他调,人去政息,成稿束之高阁,渐有散落。迄民国九年,陈氏曾荫来萧主政,重加董理,谋付剞劂,亦未蒇事。直至民国二十四年张宗海氏来掌县事,深知志书之要,立意成书,乃整旧稿,“阙者补之,赘者删之,讹误者更正之,错杂者理董之;凡四阅月而稿定,检付手民,刷印成书”(张宗海序),即今之民国二十四年本《萧山县志稿》。
目录
检索目录
《萧山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本)整理前言
整理凡例
《萧山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本)
卷首
卷一·疆城、卷二·山川、卷三·水利、卷四·田赋(上)、卷五·田赋(中)、卷六·田赋(下)、卷七·建置(上)卷八·建置(下)卷九·古迹卷十(上)·学校卷十(下)·学校卷十一·纪事卷十二(上)·县属各官表卷十二(下)·官师卷十三·选举卷十四·人物(一)卷十五·人物(二)卷十六·人物(三)卷十七·人物(四)卷十八·人物(五)卷十九·人物(六)卷二十·人物卷二十一·人物卷二十二·人物卷二十三·人物卷二十四·人物卷二十五·人物卷二十六·人物卷二十七·人物卷二十八·琐闻卷二十九·琐闻卷三十·艺文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艺文卷三十三·艺文卷末·旧序
序言
萧山为吾浙一大古邑,地滨钱塘,乃贯通浙东西之要衢,交通顺畅,商业繁兴,山水秀丽,物产丰盈,人文荟萃,精英辈出。如此大邑,何得无志以记事乎?稽宋元以来,志事勃兴,据一种统计:两宋时期全国各级志书达六百余种,而以江浙为盛,惜散佚者多,传于今者,不超过三十部,而萧山是否有志,未见载籍。明初萧山事务,始见于郡志,唯尚无单行一志。萧山之独立成志,肇端于明,“宣德、弘治、正德、嘉靖,凡数修辑。远者六十余年,近者仅十余年,明代修订,可谓綦勤”(杨士龙再跋),今所见者有嘉靖林修《萧山县志》六卷(今有胶卷本及抄本)及明万历刘修《萧山县志》六卷(现存残卷)。清继明后,有康熙邹修《萧山县志》二十一卷、刘修《萧山县志》二十一卷及乾隆黄修《萧山县志》四十卷。其后垂百八十余年,未见续修。辛亥鼎革,万象更新。民国三年,县知事彭延庆有鉴于民国肇建,百业待举,诸多事务已非旧志所能及,遂立意邀乡老贤士,创意修志。经略多年,粗成规模,而彭令离任他调,人去政息,成稿束之高阁,渐有散落。迄民国九年,陈氏曾荫来萧主政,重加董理,谋付剞劂,亦未蒇事。直至民国二十四年张宗海氏来掌县事,深知志书之要,立意成书,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