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听东北师大朱玉民教授讲座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东北师大朱玉民教授讲座心得.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8/11/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东北师大朱玉民教授讲座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年6月15日,我市召开了吉林省敦化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撑环境、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会议,在会议上我们聆听了东北师大的朱玉民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感受了名师和专家的风采,感觉受益匪浅。
朱玉民教授是东北师大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整合的研究,经验丰富。朱玉民教授《构建数字化学》的报告,从转变传统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谈起,深入浅出,通过中小学现行教材中的大量实例,利用信息技术,阐述了在新课改下,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课本教学的资源内涵,突破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新理念的知识平台,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以及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等问题,他的讲座对我们在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起到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在报告中朱教授对信息化教育的讲解很深入,他从多方面进行了讲授,他的观点新颖,知识广泛,我的感触颇深。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朱教授将研究的目标归纳为:6+2(提高六种能力,两种水平)。这六种能力分别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与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评价能力。这六种提高,从不同的方面将教师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使我们知道了提高的方向。
其次,朱教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
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是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的观点新颖,理解的深入,使我感慨颇深。
朱教授的整个讲座,使我明白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不但会尽量将信息化代入到我的课堂上,我更会学习朱教授的时时处处散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蓬勃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凑挣敝皖喻疏叼谷掘盒活谁幸拘瓜咀嵌孩预城聋爷厨吱陈棺杯萍翼承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