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恒
中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内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外资逃离的问题,对外中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制造的各种问题。为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得中华民族以富强、文明之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
关键字:中国、教育现状、人口素质现状
正文内容:
关于素质
素质之说在中国早有提及,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衍生出其他的意思,但是其根本的意思却从未改变过: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素质的释义
在《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分为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更多的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体现。
2、人口素质
多数情况下,素质指的是个人的,是属于衡量个体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人口素质是衡量整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人口素质所包含的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正如哲学学说所言,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核心动力;文化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软实力;身体决定人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中国的人口素质
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集中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中国人口素质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铮教授是中国对人口素质研究较早的研究人员,在1985年出版的《人口理论教程》中便将人口素质与“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所联系在一起。
梁中堂、穆光宗两位教授同样是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先行者。他们的看法也是相似,都认为:“人口素质,也称人口质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
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功能和影响力。”
2、中国人口素质现状
人口质量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人的身体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社会的认知思潮,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身体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健康程度。中国的人口质量自然是从这三大方面谈起:
(1)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自毛泽东主席起,中国人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会随着一次次的大事件而有所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改变。在毛泽东主席的时代,人人谈论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讲究社会主义是带领着人们发展到老子所提到的“大同社会”里;在邓小平为主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社会变革,讲究的是社会改变;在江泽民为主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国企改革,思考着人生的未来;在胡锦涛为主的第四代领导核心时期,中国人谈论的是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总量增速持续高过10%。
(2)科学文化素质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影响。考虑到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较快,所以就选择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加以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为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