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国学_国学热与文化认同.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_国学热与文化认同.pdf

上传人:drp539606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_国学热与文化认同.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国学与民族复兴”系列专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摘要:“国学”概念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回应“西学”的挑战。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抵制、
中国惊人的发展变化、对“东亚发展模式”的探讨、“软实力”建设的提倡等,是“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对“国学”既
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也不能采取批判打倒的激进主义。“五四情结”、“斗争哲学情结”、“意识形态情结”、
“西方中心论情结”等,仍严重阻碍着中国人之“民族文化认同”。
关键词:国学;国学热;文化认同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到“国故”,再到“国学”这一过程。但学者们也注意
发展,在文化上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这是继上到,“国粹”、“国故”、“国学”这些名词在清季民初
世纪��年代出现“文化热”后,又一次文化热潮的二三十年间大致为许多人互换使用,有时甚至
兴起与展现。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三词并用������,这表明,这些词汇在其初期被使用
下,经过近��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已经开始找回文时,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但经过不同思想派别
化的自信,中国开始迈向文化自觉与注重软实力建的诠释论争后,才逐渐扬弃了“国粹”的概念,而专
设的时代。正如经济的迅猛发展常使人们感到跟不用“国故”或“国学”。如����年章太炎发表《国故
上时代一样,文化的迅猛发展,也常常使人感到困论衡》,即以“国故”取代了“国粹”。胡适在其《研究
惑。何谓“国学”?何谓“国学热”?为什么会产生“国国故的方法》一文中也说:“‘国故’底名词,比‘国
学热”?怎样看待“国学热”?“国学”和“国学热”与文粹’好得多。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
化认同有何关系?所站的立场不同,观察的方法不后,这‘国故’底名词于是成立。如果讲是‘国粹’,
同,所秉持的观念不同,所了解的情势不同,对这些就有人讲是‘国渣’,‘国故’(��������)这个名词是
问题的理解、诠释、分析和评价也就大不相同。因此中立的。”������胡适又说:“‘国故’二字为章太炎先
有必要对上述容易造成困惑的一些问题加以阐明, 生创造出来的,比国粹、国华⋯⋯等名词要好得
以使国人对“国学”和“国学热”有同情的了解,以期多,因为它没有含得有褒贬的意义。⋯⋯故欲免
达到对国学的文化认同。‘国粹沦亡之祸’,非整理国故,使一般青年能读不
�����
一、“国学”概念的界定可。”
尽管当时学者力图区分国粹、国故、国学,乃至
“国学”或“国故”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早“君学”、“古学”、“群学”等一系列名词概念所蕴涵
已有之,它虽然也经历了从“国学”到“国子学”的的意义,但总的趋向却是反映了��世纪初,中国面
演变,但始终不具有近代以来所谓“国学”的涵义。对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军事的
在中国,“国学”一词的近代含义,最早也只能上溯强大压力下,新旧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古今、中
到清季民初。据说具有近代含义的“国学”一词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