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近代史纲要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史纲要论文.docx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史纲要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计21 2012011390 刘争争
李蕉老师周一课堂
引言:1898年3月5日,江苏省淮安县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诞生了一名男婴。当时谁也未曾想到这名男婴长大以后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他就是备受人民爱戴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的童年少年时代,是中国社会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清朝政府,把中国社会推向前进的革命变革时代。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严酷现实,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滋生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萌芽,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少年爱国者。他在那个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封建统治、旧军阀的三重压迫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国运衰微的时代来到了这个世界。周恩来同志一生中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这样一个中华骄子,能去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一、家庭背景:
周恩来同志诞生不久,祖父病逝了。这个没有土地、田产,只靠祖父薪水过活的封建官僚世家开始衰落下来。父亲周绍纲为一家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职业,然而只能得到低微的工资,难以养家活口。周恩来同志的小叔父周贻治自幼体弱,不能负担家务。在周
恩来同志不满一周岁时,为了给病重的小叔父“冲喜消灾”,家里便把他过继给小叔父。可是,两个月后,小叔父病故。幼年的周思来便由继母陈氏养育。陈氏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子,知识丰富,尤善诗文书画。她宠爱恩来,为养育他费尽了心血。周恩来三、四岁了,聪
明机敏、天真活泼。继母更是高兴,每天兴致勃勃地教他认字块、背诵古诗词。幼年的周恩来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很快就能熟记许多首诗词,在同辈中以博闻强记著称。过继母为了帮他学习,还给他做了盛字块的小柳斗、并且教他同小朋友们作一字游戏——就是把
诗词——个字一个字写在小块厚纸片上,然后打乱,看谁先准确地拼好一首完整的诗词,周恩来总是最先拼好,获得长辈和同辈的赞扬。继母经常给他一些从韩信受胯下之辱到关天培虎门炮台壮烈牺牲的故事。这些故事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忧民,立志救国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可是出身没落封建家庭的少年周恩来虽然自己生活窘困,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爱国意识和救国思索。       
从读小学开始,他与同学们讨论最多的便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辛亥革命后,他在学校里第一个剪掉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稚嫩却又那么有力的声音震撼、感染着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国内时局风云变幻,处在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他在老师的影响下坚持看报,关注国内大事;同时他又深入广大人民之中,关注身边最真实的社会现状。他曾在《春日偶成》中写到“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他利用假期到农村、矿区走访,目睹经济破败的农村和英国资本家奴役下矿工悲惨的生活,更坚定了爱国救国的志向。他深为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十九岁时写的《革命军》而感动,还阅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论著和同盟会的杂志,阅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少年周恩来对国家、民族命运和广大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已经展现出一个伟人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