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进化的假说.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进化的假说.docx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2/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进化的假说.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进化的假说
“进化”(evolution)一词,十九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又称作演化。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环境的变迁,有一个由低级生命形态向高级生命形态逐渐进化的必然趋势。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他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趋向理想社会状态的进步过程,而其最终结果则与“乌托邦思想”不谋而合。
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简略介绍进化的假说。
一生物进化的假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该书记述了他在Galapagos群岛的观察研究,包括各种生物的现象,进而从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对自然界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分类。
他发现在一个物种之内,随着物种外在环境的差异和变化(如地理位置、食物来源等),生物可以出现许多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微进化论、或微观进化论(microevolution),是达尔文所观察到自然界的一个现象。于是他大胆推论,提出了物种可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变化到其他“种”的假说,这就是所谓的广进化论(macroevolution)。
描述种内变异的“微进化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生物学家所一致认同。所有支持进化论的证据都是支持“微进化论”。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某种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产生新的物种。例如在飞蛾的工业黑化中,残存的黑色飞蛾并未变成一种不是飞蛾的生物,或是“进化”得更为高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思想。他认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物就存留下来,不适应的就被淘汰。然而,经过环境选择作用的适者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进化。我们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乃是生物对所处的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自然淘汰的结果,不过是保存了生物的适应性而已。就如Morris和Parker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说的:“天择并没有带来连续的改良,如进化论所述,它不过保持生物体原有的特色罢了……。”
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可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解释生物对环境的改变所发生的变化。然而,他把“生物的适应”与“进化”联在一起,把种内有限的变异,推广到跨种间生物的变异,而提出的“广进化论”或“自然进化论”,则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假说。科学研究允许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说。但科学上的假说必须得到充分的证明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到目前为止,在现存的生物中并没有发现介于两个物种间的生物;而在许多已被发现的化石中,也没有找到介于两种生物之间的化石证据。
进化论若要以实验证明,需要数以万计的动物和植物,经过数万年的观察。这些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广进化论”或“自然进化论”这一假说是无法用科学实验来证明的。事实表明,“广进化论”已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成了一种无神的哲学和宗教。
二社会进化的假说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
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而他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