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以地理学的观点,以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它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为它涉及自然、社会科学、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它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核心内容: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
物流研究的10大热点问题:关于物流定义的研究;关于物流规划与政策的研究;关于物流成本及统计信息体系研究;关于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的研究;关于物流市场和需求的研究;关于供应链理论的研究;关于物流信息化研究;关于物流装备和技术以及标准化研究;关于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研究;关于国外物流发展趋势的研究。
物流产业地位在哪个文件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物流产业特点、发展重点: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发展重点: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加快物流企业改革步伐,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要求,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建设;加快有关政策研究。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发、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
生产力布局的概念:也称生产力配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渊源:各类生产部门和企业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上的差异性;地域空间上的各特定地区所具备的空间条件的差异性。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缩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4个阶段:
1)三年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2)从“二五”时期开始,至“五五”时期结束,以“三五”、“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跳跃式的向西推进;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开始实施内陆地区发展战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
中国物流业格局:
1)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2)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3)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4)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物流及物流基础设施类型和基本功能:专门化设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在特定区域实现供应链集中管理的功能);专业化设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枢纽、场站、仓储设施等)。
基本功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园区;各类运输场站、仓储设施。
第三章
经济区划: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
经济区: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区域性、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开放性、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
经济中心: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上起组织和领导作用、并同周围地区经济联系密切、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城市或镇。
经济腹地: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
经济联系:即包括经济区内的商品流通、技术协作、资金融通、信息传递,也包括经济区内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
行政区划: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
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关系:(P35)
八大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

最近更新

办公区布置方案 5页

初中毕业复学方案 5页

出口物流方案模板 6页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与调整 28页

兰溪废气处理方案 5页

网络借贷行业市场前景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38页

公司稿件考核方案 5页

去中心化和区块链接口 31页

管理手册10施工过程管理 40页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事业单位.. 176页

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安全监控中心招聘16人历年.. 178页

2024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9页

市场营销认识实习报告 9页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278人.. 175页

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事业单位卫生健康.. 176页

产品前景测试方案 4页

2024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60页

2024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58页

202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8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模.. 147页

脑卒中中文救治紧急处理及相关的早期症状识别.. 25页

2024年广西百色市土地复垦整治中心招聘4人历年.. 89页

老人丧事请柬集合6篇 4页

内蒙古兴安盟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11页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培训课件 19页

2023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汇.. 4页

医院收费管理办法 4页

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2强制性条文.. 16页

运算单双公式 3页

S700K道岔故障处理方法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