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云南土壤土壤系统分类.doc

格式:doc   大小:1,74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土壤土壤系统分类.doc

上传人:2982835315 2018/12/1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土壤土壤系统分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GB/T 17296-2000)
土壤系统划分依据
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
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
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
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
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
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
变种:表层质地
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
云南简介
,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县。
主要土壤类型
铁铝土
(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剖面一般为砖红色,~、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
(2)赤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云南德宏及临沧地区西南部,是红壤与砖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水热条件好,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成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为主。赤红壤区是双季稻、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等的主要生产区。土壤剖面主要呈红色。,呈酸性反应。。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
备注:赤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
(3)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北纬24º ~26 º之间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红壤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红壤的土体深厚,剖面层次发育完整。~。红壤成土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4)黄壤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苔藓常绿阔叶林植被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全省10个地州的山区,在滇东北地区作成片分布。黄壤地区气候冷凉、潮湿,云雾多,日照少。粘粒矿物以蛭石为主,次为高龄石、伊利石。黄壤有机质积累较红壤多,呈酸性反应,~。黄壤区雨水充沛,水分条件好,又处于山区,适宜于发展林业,华山松、杉木、茶叶等均宜生长;农作物一年两熟,一般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和黄化过程。
淋溶土
(1)黄棕壤:温带常绿阔叶林、苔藓林下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北纬27º
以南,海拔1800-2700米的中山坡地上部,分布在雾露多、温度大、植被好、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气温偏低的地方。以发展林木业为主。在平缓地可种植马铃薯、小黑麦、白云豆、兰花籽等粮油作物。。土壤PH为5~6,呈酸性、微酸性反应。成土过程受淋溶、粘化及弱富铝化作用的影响。
(2)棕壤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北纬25 º以北,海拔2600~3400米的山地。成土母质以紫色砂质岩,酸性及基性结晶岩,石灰岩为主。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和高岭石。表土暗棕色,结构较好。土壤
PH5~6。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适于多种林木生长。成土过程为淋溶过程、粘化过程和生物富盐基过程。
(3)暗棕壤
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和大理州海拔3000~3700米的高山地区。原生植被以高山松、云杉、桦、等乔木为主。。土壤PH 5~6。粘土矿物以蛭石、伊利石为主。暗棕壤带是云南的主要林区之一,也是人参、西洋参等中药材的重点产区。成土过程;腐殖质积累、淋溶和粘化过程、白浆化过程、潜育化过程。(右图为暗棕壤剖面)
(4)棕色针叶林土寒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北纬25°以北海拔3400~4000米的高山地区,多与暗棕壤交错分布。有较厚的凋落物和腐殖质层。植被有冷杉、云杉、红杉等。成土过程为:表层酸性泥炭化物质积累过程;土壤中三二氧化物回流表土过程。。~,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半淋溶土
(1)燥红土:发育于热河谷的一种地域性红色土。分布在元江、怒江、金沙江等深切的干热河谷及封闭半封闭的干热坝子。燥红土地区光热条件好,是云南冬早蔬菜、热水果的“天然温室”也是云南甘蔗的主产和高产区。,土壤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