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的学习,从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体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感知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接受教育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和义务,要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培养对振兴国家和复兴民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各时期的教育发展的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时:本节教材用一时。
板书设计:
第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请同学们阅读本的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曾经经历的逆转曲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今天,我们学习第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8字阅读框: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那么,建国以,中国政府在扫盲教育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呢?教材上列举了三个时间点及决策,请看教材是哪三个时间点以及相关的情况如何?
板书::
190年召开的全国工农教育会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请同学们看教材P118插图《农民在田间进行扫盲学习》。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的小黑板挂到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使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请看本目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是我国扫盲工作的成就。
板书:
可以说我国的扫盲工作成就巨大,那么现在我国还有没有盲了呢?
其实,经过时间的推移,盲的定义标准经历了一些变化。目前,联合国定义的新世纪的盲标准为: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盲”般贫乏。
专家估计,如果按照联合国目前三类盲的划分,即使像北京这样的经济化发达的地区,盲数量也会超过百万人。目前,我国在巩固扫盲工作成果的同时,重点也将放在扫除功能型盲上,努力在社会推广普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学习现代社会符号。
二、义务教育
如果说扫盲教育是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义务教育是人生基石,对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句话就揭示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板书:
教材P118本目内容的第一句话: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