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始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建设“生态建始、文明建始、法治建始、智慧建始、小康建始”的关键时期,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理清“十三五”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认真谋划工作措施,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切实围绕《建始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工业优先、开放经济、生态旅游、统筹城乡、区域差异、科技创新“六大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引擎、工业提速、城建突破、旅游升级“四大工程”,全面拉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克难攻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呈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一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到2015年末,《规划》确定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旅游经济综合收入6大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目标。
2015年末,,%,%,实现人均GDP18702元,比“十一五”期末人均增加9564元。::::,,,;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3%%,(图1)。
建始县“十一五”、“十二五”产业结构对比(图1)
2010年 2015年
2015年末,,%,%;,较2010年增长241. 8%,%(图2)。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67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18 %,比2010年增加981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20元,%,比2010年人均增加4677元,%
(图3)。
建始县“十二五”时期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图2)
建始县“十二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完成情况(图3)
“十二五”时期,,%,是“十一五”;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399万美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92%;,%,是
“十一五”;,%,是“十一五”。
到2015年末,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节能减排指标均完成了规划目标。
因统计口径变化及经济下行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化率4项指标不能完成规划目标,但均完成了州目标任务且超过平均水平。
第二节四大工程强力推进
2011年,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全面拉动三大发展”的战略思路,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强力推进“项目引擎”工程,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五年来,全县以项目工作为龙头,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大规模项目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项目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服务工作的意见》,坚持“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的工作机制,完善了项目法人负责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协调管理、县级领导挂帅联系的“三位一体”重点项目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项目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谋划、早报审、早落地、早建成、早受益。
二是精心谋划重点项目。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616”工程等政策,有的放矢谋划大项目;深入研究县情,找准县情与上级政策的结合点,围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交通改善、民生保障谋划大项目。三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五年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38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