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2/2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别赋
焦点问题:此文是如何将离别之情表现成永恒的人生主题?
此文何以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佳作?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6岁能诗。
与鲍照并称“江鲍”
《别赋》与其另一篇《恨赋》为姊妹篇。南朝齐、梁间骈体抒情小赋的代表作江淹的文学声誉,主要还是得之于此二篇名作。
赋的文体特点和发展演变历史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汉代定制。内容上“体物”以“写志”。在表现上铺陈。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别赋》题旨:抒写生离之悲这种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生活体验及人生永恒的缺憾
艺术特色:构思:先总后分,突出事不同、情不同、境不同
手法:善用铺叙、渲染、衬托
艺术形式:骈对精整,文句活泼词采绚丽,用典得当声韵和谐,宛转流丽
文章内容解析:在整饬的形式美中注入了强烈的情感
离别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世间离别悲伤的普遍情绪虚化政治和社会感伤的艺术美
古代的离别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美酒、乐曲、杨柳;也有一些上演分离的地点,如灞桥,阳关,南浦,长亭,古道等。
相传为苏武写与李陵的一组《别诗》,首篇最后四句便是写到了酒: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这是以酒饯行。
李陵的一组回赠诗中,有一首则说到以酒解离愁: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离别诗用到几乎泛滥的意象不是别的,而是杨柳。这大概与《诗经·小雅·采薇》有关,这首表达出征士兵的思归情绪的诗歌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柳”与“留”谐音双关,所以人们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这一****俗汉时已兴,当时民间就有《折杨柳》的曲子。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首《折杨柳枝》,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长安郊外的灞陵桥(故址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有汉文帝陵墓而得名),因两边种有杨柳,汉、唐时长安人送客东行,多至此折柳送别,执手相看,黯然伤怀,故又名***桥。
李白《忆秦娥》词云:
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一作《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被谱成乐曲后,叫作《阳关三叠》,后来竟成了一般离别歌曲的泛称。
南浦这一意象,出自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本指南方的水滨,后来也成了送别之地的代称。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杂说
焦点问题:1、为什么说化工才是天下至文的艺术境界
2、此文对“发愤著述”的论述是如何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深度的
作者的经历和创作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思斋居士、温陵居士等。
思想上的“异端”:狂狷的精神深受泰洲学派思想的影响
关于晚明浪漫主义时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