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8/1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两相对照的结构。 3、学****语言的揣摩。【重点难点】 1、重点: ⑴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⑵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 ⑴两相比较的结构。⑵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试卷二、导入新课 1、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幼时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稍长又喜杂览,读了许多野史杂记。1898年到南京求学,四年后东渡日本留学。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时,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部员、金事等职。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兼教。1918年5月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利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近一千万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阐静来”,鲁迅借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可以说《朝花夕抬》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按地点的转移分两个部分。粗读课文,给分段、归纳段意。三、段落大意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 全文可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⑴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⑵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⑶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⑷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2、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⑴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⑵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⑶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⑷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⑸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四、分析 1、百草园部分: ⑴提问:第一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⑵提问:作者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 ①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