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sqcpza 2018/12/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寻找与作者的共鸣点。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诗歌的意象,结合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课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11月21日生于山东朝城,195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母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少年郭路生影响很大。1961年考入北京第56中学,曾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篮球打得很好,偏好文科,开始了最初的写作练****br/> 964年16岁初中升高中考试失利,初次尝到了人生的磨难。
965年写下了《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波浪与海洋》,抒发了人生第一次受挫的沉郁与不甘失败的胸怀。同年考上北京第56中高中部。
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同年10月他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南至广州,西至x疆。尽管置身“文革”年代,但他没有加入中学生的各种派别的斗争,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读书和写作上。20岁已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968年插队山西杏花村,其诗作传遍了许多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971年入伍,写作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1973年退伍回到北京,一直在养病与写作。
自1978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焕发了郭路生作为一个诗人的创造力,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并使用了“食指”这一笔名,即不论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什么,都不能损伤诗人执著的追求。《热爱生命》写于1979年,正是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自我写照。《热爱生命》被看作是他的名作《相信未来》的姐妹篇。
食指的诗歌现收入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以及林莽、刘福春选编的《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三、朗读
.配音朗读。

问题与思考:作者在诗歌中反复咏颂的内容是什么?
答:作者在诗中反复吟诵的内容就是“热爱生命”。
四、分析理解
.诗的前三节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意象?这些意象表明了怎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析:作者选取了“凄风苦雨”中的“葛藤”,刻着字迹的“碑文”,表达“痛苦”的“砝码”等意象,通过这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执著的爱恋。
“砝码”和“天平”的意象,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来称量?
析:痛苦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只有经历痛苦依然执著追求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3.“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比喻什么?
析:“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比喻曲折和艰辛的人生道路,展示了作者不畏艰难的决心。
?写出了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三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这些和作品的主题有何联系?
析:作者选取“顽石棱角”、“荆棘”、“冬天的风雪”、“夏天的毒日头”来突出生存环境的恶劣;抒情主人公“我”:“流浪儿般”、“乞丐似的”、“赤着双脚”、“光着脊背”,这突出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