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个人防护用品岗位配备与使用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4,154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人防护用品岗位配备与使用管理.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18/12/2 文件大小:4.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人防护用品岗位配备与使用管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依据
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术语和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
防护性能: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有效防护最低指标:个体防护装备所具有的最低防护能力。
有效试用期: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
按照GB/T 11651 -2008 表2《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性能的说明》,了解个体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
根据作业类别按GB/T 11651 -2008 表3《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进行选择。
个体防护装备的判废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予判废:
;
;
;
;
;

GB/T 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第二步:确定各类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级别;
呼吸防护级别应与危害水平适应
第一步:识别危害环境,判定危害水平;
第三步:选择防护级别高于危害水平的呼吸防护用品
有害环境分成两类
一般危害环境
极端危害环境——可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环境(IDLH)
IDLH环境是哪些环境?
危害未知的环境(危害种类、性质、浓度未知)
缺氧和缺氧危险环境
有害物浓度达到ILDH浓度的环境
用危害因数确定一般危害环境的危害水平:
危害因数= 现场有害物浓度/ 职业卫生标准
第一步:
识别危害环境,判定危害水平
指定防护因数(APF)
定义:一种或一类功能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减低的倍数。
APF=10的防尘半面罩可将粉尘浓度降低10倍。若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是卫生标准的5倍,防尘半面罩就适合;若粉尘浓度超标10倍,就不适合。
严格限定IDLH环境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种类
配全面罩的正压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前提下,配全面罩或密合型头罩的正压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对非IDLH环境,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指定防护因数必须大于危害因数。
第三步:
选择防护级别高于危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