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2.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2.docx

上传人:kang19821012 2018/1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在每一年的继续教育中,我都会陆续地接触并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同时也观摩过一些在课程改革中大胆改革并取得成效的学校,如泗县灵童学校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等,我也曾经想把这些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到我的课堂上,但在半途中就被我抛弃了,究其原因,我认为责任在我自己身上: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教育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尝试、实践、反思、改进中,才能得以发展,才能有所进步。作为教师,只有勤于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悄悄的发生改变。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丰富典型的案例、清晰明了的板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在悄悄发生变化的教室和教师,读了这本书,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级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学生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学生由原来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索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正是这种理念的指导和影响,有部分的教师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着做出了一些改革,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内容,也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故意创设悬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确,这一系列的变化,使现在的教室充满了活力,由原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交流,从而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然而,在变化的背后又显露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把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授课时间总和固定在不超过5分钟,剩下的40分钟全部交给学生,这短短的5分钟,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这值得深思。这种对教师的授课时间进行硬性规定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妥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当课堂上教学秩序混乱时,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时,老师应扮演一个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学生在课前已经会的知识不说、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