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战争中的地理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战争中的地理知识.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战争中的地理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战争中的地理知识一、事与违愿,魏军绝处逢生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有一家喻户晓的故事,众所周知的一直被人们推崇的智慧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生梦寐以求,以扶汉反魏为己任,他一生中经历无数大小战事,战局多是胜多败少,成为历代军事家效法的楷模。在某年6月的某天,诸葛军师料定魏军必经葫芦峡,亲率随从勘查地形,在军营中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决心全歼魏军,思绪已定,于是在账中调兵遣将,吩咐诸将依计行事,众将心服口服,皆认为是歼灭魏军的约好时机,众将得令而去,按军师的布置在葫芦峡巧设伏兵,准备全歼司马懿军队。当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实乃火攻最佳战机,将士们一切准备妥当,照计行事,诱敌深入,待魏军进入谷中,山上众将命令士兵一齐举火投入谷中,只见谷中浓烟滚滚,火光四起,魏军顿时大乱,大火焚烧魏军,哭爹叫娘,一片凄惨景象,不久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死伤不计其数,正当司马懿一筹莫展,仰天长叹:“天亡我也”,可在全军行将覆灭之际,偏偏天公作美,大雨不期而至,残余魏军见状,杀声震天,拼命逃出峡谷,得以生还。一场大雨浇灭了诸葛孔明匡扶汉室的雄伟斗志,使他仰天悲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也”。其实诸葛亮这次战例的失败,并不该埋怨老天,是他自己忽略了大气热力环流的作用,殊不知谷中大火骤起,峡谷中近地面的空气遇热迅速上升,引起了热力的对流作用,湿热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的温度不断的降低,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浇灭了谷中的大火,从而使魏军绝处逢生。真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千古悲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二、凭借季风和洋流,偷袭成功臭名昭著的日本军国主义,疯狂叫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企图称雄世界,妄想成为全球的霸主,为了达到这一黄梁美梦,必须首先扫除当时对它构成威胁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这个障碍,为了拨出这个眼中钉,于是悍然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偷袭珍珠港的太平洋战争,翻开世界战争史的长卷,依然历历在目:那是1941年12月7日凌晨6点时,日本法西斯公然派出了6艘航空母舰,组成了基干突击舰队,并先后构建了180多架和170多架突击战斗机群,对当时停靠在太平洋军事基地的美国珍珠港进行了长达90多分钟的海岸轰炸和投弹空袭,可怜太平洋西海岸的珍珠港一时战火纷纷,硝烟弥漫,沉入一片火海之中,2400多名舰队官兵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偷袭中丧生,四艘主力舰被击中沉没,一艘重创,炸伤三艘。炸沉、炸伤巡洋舰、驱逐舰等各类辅助航舰10多艘,击毁美机188架。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一说是美舰队毫无知晓,突受打击,确实被日军成功偷袭;另一说是美国为了对日宣战,故设圈套,让日本有意偷袭,寻找宣战借口,无论何种说法,这是战史上一次充分运用地理因素取得军事胜利的成功典范。原来12月7日凌晨,正值星期日,美军正处在花红酒绿的狂欢作乐之中,防守比较松懈,同时凌晨也是人体通过一天劳作最需要休息的最佳时机。当然最重要的是日军正确选用了偷袭的月份,12月份正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上空盛行冬季风,日本空军凭借季风优势,顺风航行;加之副热带海区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北太平洋暖流由西向东流,日本舰队顺水行舟。海空军力量趁势南下,空军和海军在短时间势如破竹,直抵处于低纬度的珍珠港的上空和海域,水上和空中同时实施狂轰滥炸,双管其下,就算是铜墙铁壁,在当时又如何能抵挡,可怜的美军官兵还在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