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研究.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12/3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研究刘美茂中交集团公路一局三公司黑龙江150078摘要:千枚岩遇水呈流塑状,遇水容易坍塌,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十天高速ST14标石坝隧道围岩主要以千枚岩为主,同时地形上存在偏压,且隧址区地下水丰富,给隧道施工带来一定困难。结合木隧道的施工,对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相关阐述。关键词: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施工1工程概况石坝隧道为一座左、右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短隧道,俗语小净距隧道。隧道围岩主要为青灰色、浅灰绿色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石坝隧道穿越的地层工程地质复杂,断层多,岩体性质变化大,围岩稳定性差,遇水极易软化,呈流塑状态。施工中多次出现掉块、坍塌现象。围岩划分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OTjD070-2004),考虑影响该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该隧道围岩具体划分IV、V两级,具体如下:表1石坝隧道围岩划分2隧道工程地质简介十天高速ST14标石坝隧道出U段洞顶岩体厚2〜12m,为强风化岩石,岩石饱水软化,岩体呈镶嵌碎裂、极薄层状结构,受风化卸荷影响,岩体极破碎,拱顶基岩较薄,围岩自稳能力很差,洞顶易形成塌方,洞室位处地下水以下,地下水丰富,有渗水、线流及股流现象。洞顶有滑坡分布,洞顶距滑坡体面2〜12m,滑坡稳定性差,安全穿越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木文以十天高速ST14标工程实际为依托,简单阐述浅埋偏压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方法。、千枚状板岩、块碎石土、粉质粘土,洞室位处地下水以下,冇渗水、线流及股流现象。为了确保开挖过程安全,施工过程中先对洞顶采用洞内环向注浆,由于千枚岩遇水呈流塑状,单纯对洞顶注入水泥浆很难起到固结作用,且会导致洞顶小的坍塌,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决定采用环向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添加水泥重量5%的水玻璃),水玻璃水泥浆液具有快速凝固的特点,在浆液注入以后1个小时以内即可凝固,经试验,具体注浆参数如下:1、 水泥浆水灰比:1:1;2、 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 注浆压力:-。待试验确定之后,开始组织环向注浆,环向小导管按照斜插角45°安装,环向间距100cm,纵向间距lm,每根小导管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确保浆液能深入围岩裂隙,能达到与围岩固结的目的。,施工吋两主动掌子面应保持20m以上的距离,确保施工安全并减少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的爆破震动影响,正确安排双洞开挖、支护的间隔和顺序,奋效控制两隧道之间由于浄距较小引起的围岩变形,施工中要遵循“少扰动、快加固、勤测量、早封闭”的原则并确保中夹岩的稳定。为确保后行隧道开挖吋先行隧道的安全,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应将先行隧道衬砌处震动速度控制不大于15cm/s。小净距隧道有偏压吋,双洞施工顺序按先开挖山外侧洞,后开挖山内侧洞进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短进尺、少扰动、快加固、早成环、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V级围岩原则上釆用人工开挖,左、右线掌子面严禁同时爆破开挖,先行开挖、支护的隧道中夹岩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