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新昌天姥山.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昌天姥山.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8/1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昌天姥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昌有山名天姥
    最早知道天姥山,是在李白的诗中。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座山而已,并不清楚它的确切地点。可当我第一次明白天姥山在新昌境内,我还是惊讶了。惊讶于一座名山离我如此近我却不知!三年前,桃李盛开的一个日子,我应好友之邀到了新昌,好友告诉我,沃洲湖那边最高的一座山就是李白笔下的天姥山。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新昌有山名天姥!
    一座古老的名山就在我的眼前!这让我无所适从。这就是李白梦游过的山吗?这就是杜甫,谢灵运等人登临过的山么?这座山看上去是如此的平凡,平凡的跟其他任何一座山一样。你说它高,海拔不超过千米。你说它险峻,比它险峻的山有多少!你说它秀丽,江南的山那一座不秀丽?然它却穿过时空通道,一直为后人挺拔在那里,并且还要挺拔下去。这是我有一种恍惚迷离之感。我们所热爱的李白,杜甫们禁不住时间的漂洗,随风而逝了,把一座他们喜爱的天姥山留了下来,连同谜一般的传说。后人们便靠着这座山做着种种有关此山的注释文章,把一座普通的山做成一盆天下闻名的“菜”,供大家品尝,咀嚼。我就是其中的一名食客。
    我知道江南都靠文人捧。天姥山也不例外。但我就爱这座被"捧"出来的山。
    去年暑天,我在沃州湖边天姥山对面的一幢乡下房子里度过了我一生里最有诗意的日子。那座房子位于山坡上,坐山面湖。湖中有半截毁掉的桥。清晨,湖面氤氲,岚气蒸腾,桥在虚无飘渺间。对岸那边有山,群峰连绵,最高者即天姥,望之清爽,真有“仙气”透骨而来。看天姥山最佳时间是早晨,鸡鸣头遍起来看更好。山上朦胧,混沌,看过去不是人间有如天阙。待到东方渐白,山腰以上清晰如洗,山腰一下云雾缭绕,风动亦动,姿态万千,牵人神思。就在那些诗意从容的日子里,我除了喝茶,清谈,就是看有关新昌山水的文字,据说历史上有18个高僧,18个高士在此隐居。若非此地清幽雅洁,超凡脱俗,他们怎么会云集于此呢?《广博物志》载:"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故汉晋以来,多隐逸之士。沃洲,天姥是其处。"其实,天姥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山,实在谢灵运、李白杜甫之后。
    李白是个很有名的诗人,天姥山是座很有名的山。于是,在新昌的历史上就有了一次十分难忘的会,这个会就叫“‘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即中国李白研究会特别会议”,时间是在1999年的5月份。国内外著名学者50余人集结天姥山脚,认真讨论了李白与剡中、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旨、天姥山的名之由来等问题。李白生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这个人官做得不好,生活过得不好,只是喝的好酒,做得好诗。李白“斗酒诗百篇”,这百篇诗中,就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的好诗。是的好不光是从文学意境上,来讲的,而在于,他的这首诗,至今仍让我们靠近天山时,忘不掉历史留给我们的美丽与忧伤。在我们这样感受着的时候,李白是一粒尘土,他飞翔于空中,与我们的思想擦肩而过。它是不知道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初夏,国内外这么多的学者聚集在新昌,为他开了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会。在这个会上,还专门立了碑,撰有碑记。碑以地胜,地以碑传。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中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