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奥运火炬传递情景
2、提问:1个火炬手要跑400米,2个火炬手要跑800米,10个火炬手要跑几米?
3、学生独自记录“4千米”
学生:4000米 4千米
二、新授
1、认识千米
①、得出等式4000米=4千米
②、想想: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见过“千米”
生1:指示牌
生2:仪表
…………
③、出示:地图上的千米出租车:公里
④、告诉学生在我国“1公里=1千米”,并引出课题: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2、分析比较,感知千米
①、请学生谈谈昨天走了1千米后的感受,并同桌交流
②、出示100米的跑道,提出问题:要几条这样长的跑道?
③、得出等式1000米=1千米(板书)
④、用读法区分1000米和1千米(抽学生读,再同桌互读)
⑤、自己学习的跑道50米,需要这样的几条?
⑥、出示200米的环形跑道、体育场的标准跑道,让学生感受1000米应该分别有多少这样的跑道?
⑦、从我们学校出发,你认为到哪应该有1千米?
⑧、播放老师从学习门口出发走了1千米的视频
⑨、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千米的长度
3、“千米”产生的意义
①、展示收集的生活中的关于千米的图示
宁波:东门口à 西门口(2千米) 宁波à 杭州:铁路
长江、珠穆朗玛峰
②、这样的为什么能用千米来做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请选择合适的单位
①、冰箱高140( ) 1、厘米 2、米 3、千米
②、宁波——杭州跨海大桥通车了!以后我们从宁波去上海可以比以前少走120( )
1、厘米 2、千米 3、米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国家造这座桥花了200亿,如果是120厘米……
视频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练习生活,感受生活与教学的密切联系。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函授1千米有多长,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从学生的生
③、数学日记:由学生自主填写合适的单位活实际出发设计练
④、选择单位时要注意什么? 习,将数学与生活
连一连:步行飞机自行车汽车紧密练习在一起,
使学生进一步理
15千米 800千米 4千米 80千米解、感受“千米”
旅游:去北京:1828千米保国寺:3千米日湖公园:1千
米寒假可以去哪里玩?选择什么出行方式最合适?(同桌互相讨论交
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这是小玲家的地图,提问:从小玲家到学校走最近?请课后回家设计
一条路线。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km 1千米=1000米
公里 4000米=4千米
评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使用千米的信息。由于千米时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验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奥运火炬的传递视频引入“千米”,而其它的素材选取也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
“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
此外,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