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x

格式:pptx   大小:746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2/4 文件大小:7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职业卫生监督的概念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和医学技术方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服务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按性质可分为: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和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
按照监督管理的内容:建设项目的前期预防监督、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的监督、职业病防治监督、职业病危害事故监督等。
2
职业卫生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3
卫生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预防为主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防治结合
分类管理:是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毒性、危害程度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方法。
综合治理
4
职业卫生监督主体
职业卫生监督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
职业卫生监督的相对人
一是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用人单位,主要监督检查其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履行保护劳动者健康义务的情况;
二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主要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资格、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规范等情况。
5
职业卫生监督的依据
《宪法》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等
6
主要法律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义务主体-权利主体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合同法和有关民事法律上的服务契约关系
卫生行政部门与监督管理对象:监管-被监管
7
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培训的权利;
、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
8
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
,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
9
用人单位有保障劳动者 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义务



,为劳动者创造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女工等特殊劳动者人群的特殊保护义务。
,保证职业病患者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工作安置。
制定相应的作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业损伤规程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品,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防护条件等。
10
前期预防的职业卫生监督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监督
申报内容: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在收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回执,
并建立档案
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