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

格式:doc   大小:155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

上传人:gd433 2018/12/4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子道德经--白话文注解 
如果一生中只能选择读一本书,我选择『老子』!
相传老子生於中国的春秋战国初期,是一位大思想家,就连被尊称至圣先师的孔子向其『问道』之后,都曾感叹老子的见解高深,云:『朝闻道,夕可死矣!』。其住世期间,眼见世间乱象四起烽火连连,虽曾提倡无为而治的学说,但终不得圣主识其无私治世、回归大道的济世道法,遂传下此八十一章道德经。读者叁修此经后,相信必能得其般若智慧;看清世间诸法实相,早日体悟大道。
人法不住
能所不生
顺道自化
大愿自成
谓之『无为而治』!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四章】道盅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拨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醇醇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音:较)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凡是可以被说得出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恒常大道(自然法则、定律)。
凡是可以被形容得出的『名』(住相),都不是真正的恒常现象。
『无』(宇宙间的能量,空),我们形容它就是天地的创始者。
『有』(自然界运作的法则,色),我们形容它是产生万物之母。
所以,掌握自然法则能量生壮老死变化的原理,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趋势变化。
掌握自然法则运作增生减灭的兴衰轨迹,就能观察宇宙万物间的互动变化。
这两者,虽然观察角度不同,
但是『以不住相的平等法则去掌握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