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管理人员监督考核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15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人员监督考核制度》.doc

上传人:zhongxinado 2018/12/4 文件大小:1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人员监督考核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理人员监督考核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我公司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健全激励竞争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形成“择优进入、放权工作、有效监督、正常退出”的干部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考核工作,是指公司考核小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公司管理人员管理监督和任用、奖惩的依据。
第三条考核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
(二)注重实绩原则;
(三)员工公认原则;
(四)合理奖惩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考核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本制度所称管理人员指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
第二章考核方式
第五条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包括日常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
第六条日常考核是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公司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日常考核每季度汇总一次。
任职前考核按照我公司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执行。
定期考核是指对管理人员的年度考核。
第三章考核内容
第七条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五方面的考核:
(一)道德素质
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谦虚谨慎,克己奉公;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传达、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决议、工作计划和部署等情况。
(二)组织管理能力
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开拓创新的能力;对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还要重点考核其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
实行首问负责制,维护公司领导和本公司员工的团结,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解决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勇于改革,敢于负责,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
(四)工作实绩
在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完成各项工作计划指标,推进公司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
(五)廉洁自律
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
第四章考核程序
第八条定期考核即年度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考核准备;
(二)述职;
(三)民意测评;
(四)调查核实;
(五)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
(六)反馈。
第九条考核准备。
(一)拟定考核方案;
(二)组成考核组
组长:总经理
组员:副总经理、人力资源主管、被考评人员的直属上级、员工代表
其中,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员工代表有所变化,员工代表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条考核监督方法:严格分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以业绩考核为核心,德才素质为基础,包括直属上级的考评,自我评估,下级的评分,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以及公司审计岗对本人的审计监督;所有考评均以《民意测验表》的形式实行无记名填写,由考核组发放、回收,并进行统计。
第十一条考核结果应正式通知被考核人,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在考核结果公布三日内,向考核小组提出书面申诉,最终结果由总经理裁决。
第五章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第十二条定期考核时,对管理人员考核结果的评定,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民意测验结果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80--100分为优秀、70--79分为称职、60--69分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不称职。
第十三条定期考核中,被考核人一年度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则直接评定不称职:
(一)日常考核汇总中,两次被评为不称职者;
(二)受到两次投诉,并经查证属实,情节严重者。
第十四条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职务升降、调整、奖惩的重要依据,并以此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根据公司奖惩条例,予以相应的奖励;不称职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并扣除相当数额的绩效工资;连续两年,定期考核被评为不称职者,予以免职并扣除全部绩效工资。
第十五条考核工作结束后,将评价材料及评价结果将存入本人档案。
第六章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第十六条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考核,要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和客观公正地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
实行考核工作责任制。考核人员应在考核材料上签名,对考核材料和考核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客观、负责地向考核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
第十八条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员和被考核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
(二)不准借考核之机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