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在反思中成长_在成长中反思.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反思中成长_在成长中反思.doc

上传人:bjy0415 2015/9/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反思中成长_在成长中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科论文:初中数学
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
【内容摘要】反思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是对过去的学****活动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审视,并由此产生观念自律和策略的调整。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由于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缺乏,加之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反思”不被学生和教师所意识、重视而利用,这些都是目前学生的数学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激发反思的热情、培养反思的****惯、抓住反思的契机和指导反思的方法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反思方法策略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它是我国较早提出的反思作用的理论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评价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学****是反思的,没有反思的学****是不可能深刻的!
激发反思的热情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智力的加工,首先更是需要情感因素的支持。因此让学生产生“我要反思”是非常关键的。
体验成功促反思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产生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意愿和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好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使之产生追求更大的成功的欲望。学生只有体验到不断的反思可以带来不断的成功,才能真正体会到反思的作用,从而乐于反思。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后,我让学生回顾反思:“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它的侧面积计算的方法?”——“沿圆柱的一条母线展开将其侧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矩形”。继而在学****圆锥侧面积”时让学生尝试运用“转化”的方法求得圆锥侧
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教师抓住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说说学****的体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生1:学会了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了转化思想。
生2:新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转化为旧的知识来学****一点也不难了。
生3:学****后,我们要思考是用什么方法学****的,这样以后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生4:接下来的其他图形的侧面积计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如:圆台
由于原先的反思结果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所以学生能够体会到“总结反思有用!”,不仅获得深刻的“转化”思想,而且能产生自主的“转化”行为,在以后的学****中主动的进行反思。
2、失败教训促反思
有人说:成功的喜悦是消纵即逝的,失败的教训是刻骨铭心的。在学生学****的生涯中出现错误和失败是常见的事。有时错误失败的原因比较隐蔽,学生处在困难的情境中,容易产生元认知体验。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中充分获得反思的对象信息,正确认识错误和失败,从而产生反思的动机。如 a2+a2=a4 -a2×(-a)3=(-a)3+2= -a5 a 3×a3=2a6 a6÷a2=a6÷2=a3,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太粗心了”,而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是由于他的思维定势和不理解所造成的。于是我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反思:你知道计算出现哪方面的错误吗?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那些?再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