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国史大纲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ppt

格式:ppt   大小:1,32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史大纲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ppt

上传人:dlmus1 2018/12/5 文件大小:1.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史大纲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坐而论道
站而论道
跪而论道
汉至唐

明清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
胡惟庸骄恣擅权
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
具体原因:废行省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来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思考:明朝废除宰相制有什么影响?
积极: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皇权缺少制约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一人。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另外,废除丞相后,由于没有法定辅臣,客观有利于宦官乱政。
◎内阁的出现
时期
事件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地位更加重要
明神宗
“大权尽归内阁”
设置殿阁
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
兼协理章奏
级别低,很少参决
政事
内阁产生
参与商讨军国
大事
地位上升,有衙
署,参与机密事务
内阁发展
有了票拟权
内阁全盛
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票拟与批红:
现代俗语解释:
票拟: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批红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
内阁制有何特点? 内阁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吗?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制约皇权
对皇权的影响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
行政决策权
权力大小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法定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首辅
宰相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
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内阁制特点
1、非法定机构; (顾问类型的内侍机构)
2、没有决策权; (取决于批红)
3、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内阁不是事实上的宰相!

最近更新